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前言 | 第11-13页 |
文献综述 | 第13-21页 |
1 植物种子迁移扩散的方式 | 第13-14页 |
2 土壤及土壤杂草种子库 | 第14-17页 |
3 杂草种子传播及杂草种子库研究的意义 | 第17-19页 |
4 展望 | 第19-21页 |
第一章 稻作区灌溉水流传播的杂草种子与稻田土壤杂草种子库的关系 | 第21-3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2-23页 |
·研究区概况 | 第22页 |
·灌溉水流中杂草种子的取样 | 第22页 |
·稻田周围杂草群落的调查 | 第22-23页 |
·土样采集方法及土壤杂草种子库种类鉴定 | 第23页 |
·数据处理 | 第23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3-30页 |
·灌溉水流输入稻田的杂草种子种类及数量 | 第23-25页 |
·稻田周围生境杂草群落特征 | 第25-26页 |
·下茬麦田的杂草群落特征 | 第26-27页 |
·土壤杂草种子库的物种组成及特征分析 | 第27-29页 |
·不同生境杂草群落间的相似性比较 | 第29-30页 |
3 讨论 | 第30-33页 |
第二章 稻田水面杂草种子漂浮的种类及动态 | 第33-4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4-35页 |
·研究区概况 | 第34页 |
·田间杂草群落的调查 | 第34页 |
·稻田水面杂草种子的取样 | 第34-35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5-40页 |
·田间杂草的群落的调查 | 第35-36页 |
·漂浮在田间水面的杂草种子种类及数量 | 第36-37页 |
·田间及田埂附近水面杂草种子漂浮量及种类的变化动态 | 第37-38页 |
·水面主要杂草种子的沉降动态 | 第38-40页 |
3 讨论 | 第40-43页 |
第三章 不同杂草管理措施对稻麦轮作田杂草种子库动态的影响 | 第43-7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3-45页 |
·研究区概况 | 第43-44页 |
·田间管理措施设计 | 第44页 |
·杂草调查及种子库测定 | 第44页 |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第44-45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5-69页 |
·杂草种子库物种组成 | 第45-47页 |
·不同杂草管理措施对杂草种子库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 第47-48页 |
·不同杂草管理措施对杂草种子库密度的影响 | 第48-52页 |
·管理措施对种子库中杂草相对优势度的影响 | 第52-62页 |
·不同管理措施作用下杂草种子库的相似性 | 第62-65页 |
·不同杂草管理措施对地上部杂草密度的及作物产量影响 | 第65-69页 |
3 讨论 | 第69-71页 |
第四章 连年稻鸭共作对杂草种子库及稻田杂草群落特征的影响 | 第71-9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72-74页 |
·研究区概况 | 第72页 |
·稻鸭共作及田间管理措施 | 第72页 |
·试验设计及调查方法 | 第72-73页 |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第73-7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74-87页 |
·稻鸭共作对杂草种子库垂直分布特征的影响 | 第74-75页 |
·稻鸭共作对杂草种子库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 第75-76页 |
·稻鸭共作对杂草种子库密度的影响 | 第76-80页 |
·稻鸭共作对杂草种子库物种优势度的影响 | 第80-82页 |
·稻鸭共作对杂草种子库相似性的影响 | 第82-83页 |
·连年稻鸭共作对稻田杂草群落的影响 | 第83-87页 |
3 讨论 | 第87-91页 |
全文结论与讨论 | 第91-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101页 |
致谢 | 第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