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锂电池极片干燥箱流场特性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23页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1-14页
   ·相关研究及应用现状第14-21页
     ·参数场均匀性研究与应用现状第14-16页
     ·锂电池极片干燥设备研究与应用现状第16-18页
     ·极片干燥箱风刀研究与应用现状第18页
     ·对流换热场协同原理研究与应用现状第18-20页
     ·CFD 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与应用现状第20-21页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1-22页
   ·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第22-23页
第2章 参数场均匀性研究第23-39页
   ·参数场均匀性概述第23页
   ·参数场均匀性指标第23-28页
     ·相对偏差第24页
     ·标准偏差(贝塞尔公式)第24-25页
     ·相对均方根第25页
     ·相对标准偏差第25-26页
     ·极小值法第26页
     ·干燥箱参数场均匀性统一指标第26-28页
   ·干燥箱参数场的分类第28-33页
     ·干燥箱一维参数场的分类第29-31页
     ·干燥箱二维参数场的分类第31-33页
     ·干燥箱三维参数场的分类第33页
   ·干燥箱参数场均匀性附加指标第33-38页
     ·一维参数场的整体上升度(下降度)第34页
     ·一维参数场的周期波动性第34-35页
     ·一维参数场的对称性第35-36页
     ·二维参数场的整体上升度(下降度)第36-37页
     ·二维参数场的周期波动性第37-38页
     ·二维参数场的对称性第38页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3章 基于数值模拟的干燥箱风刀特性研究第39-58页
   ·风刀概述第39页
   ·风刀的结构型式第39-41页
   ·对风刀的 CFD 数值模拟第41-44页
     ·模型的建立第41页
     ·网格的划分第41-43页
     ·边界条件第43页
     ·气流分布概况第43页
     ·数据提取第43-44页
   ·风刀阻力特性分析第44-49页
   ·风刀均流特性分析第49-56页
     ·定性分析第49-50页
     ·关键截面数据提取第50-51页
     ·定量分析第51-56页
   ·确定干燥箱所用风刀型式第56-57页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4章 干燥箱结构分析与数值模拟第58-92页
   ·概述第58页
   ·典型干燥箱第58-67页
     ·典型干燥箱结构及工作原理第58-59页
     ·典型干燥箱存在的问题第59-60页
     ·对典型干燥箱的数值模拟第60-67页
   ·双侧进排风式干燥箱第67-73页
     ·双侧进排风式干燥箱结构及工作原理第67-68页
     ·对双侧进排风式干燥箱的数值模拟第68-73页
   ·上下进排风式干燥箱第73-80页
     ·上下排风式干燥箱结构及工作原理第73-74页
     ·对上下排风式干燥箱的数值模拟第74-80页
   ·各型式干燥箱风速场均匀性对比分析第80-89页
     ·数据处理方法第81页
     ·数据读取第81-82页
     ·数据图形化第82-85页
     ·参数场均匀性量化分析第85-89页
   ·干燥箱阻力特性及干燥能力对比分析第89-91页
   ·本章小结第91-92页
第5章 干燥箱的结构参数与运行参数第92-122页
   ·概述第92页
   ·场协同理论介绍第92-98页
     ·对流换热的控制方程组第92-93页
     ·强化对流换热的途径第93-96页
     ·对流换热的物理机制第96页
     ·对流换热的场协同原理第96-98页
   ·烘干区内流场的特点第98-101页
   ·烘干区对流换热的场协同分析思路第101页
   ·干燥箱结构参数选择第101-113页
     ·干燥箱局部流场、阻力特性及干燥能力分析第102-106页
     ·干燥箱对流换热场协同分析第106-113页
     ·确定干燥箱结构第113页
   ·干燥箱运行参数选择第113-121页
     ·干燥箱阻力能耗与干燥能耗及总能耗第113-115页
     ·不同进口参数下干燥箱极片表面附近流场与场协同对比分析第115-119页
     ·干燥箱所需干燥通风量第119-120页
     ·干燥箱进口流量的选择方法第120-121页
   ·本章小结第121-122页
第6章 实验研究第122-143页
   ·实验目的第122页
   ·实验原理第122-130页
     ·实验模型与边界条件第122-127页
     ·实验系统第127-129页
     ·测量方案第129-130页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130-142页
     ·风刀实验结果及分析第130-137页
     ·干燥箱实验结果及分析第137-142页
   ·本章小结第142-143页
结论第143-145页
参考文献第145-152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152-153页
致谢第153-154页
作者简介第154页

论文共1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模间干涉原理的空气绝缘全光纤电压互感器的研究
下一篇:云计算平台下以Artifact为中心的BPMS体系结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