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学论文--经济学分支科学论文--资源经济学论文

水资源再配置模式研究--基于典型案例分析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30页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第10-13页
     ·研究背景第10-12页
     ·问题提出第12页
     ·研究意义第12-13页
   ·文献述评:水权与水资源再配置第13-19页
     ·水权第13-14页
     ·水资源再配置第14-19页
   ·研究方法与关键概念界定第19-23页
     ·研究方法第19-22页
     ·关键概念界定第22-23页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第23-28页
     ·研究思路第23-26页
     ·研究内容第26-28页
   ·论文特色与创新之处第28-30页
     ·论文特色第28-29页
     ·创新之处第29-30页
第二章 水资源再配置模式第30-46页
   ·水资源的基本特征第30-35页
     ·水资源属性与经济特性第30-31页
     ·水资源的产权特征第31-33页
     ·水资源产权界定中的政府第33-35页
   ·水资源再配置模式:一个分析框架第35-41页
     ·水资源再配置中的初始水权界定第35-36页
     ·水资源再配置中的行为主体第36-38页
     ·水资源再配置中的交易成本第38-39页
     ·水资源再配置的模式选择第39-41页
   ·水资源再配置模式第41-45页
     ·“政府主导”模式第42-43页
     ·“政府参与”模式第43-44页
     ·市场交易模式第44-45页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三章 “政府主导”模式:宁夏水权转换的案例分析第46-66页
   ·案例:宁夏水权转换第46-50页
     ·宁夏水权转换的自然与经济社会背景第46-47页
     ·宁夏水权转换的前提条件相制约因素第47-50页
   ·假说:政府主导模式是初始水权不清晰时政府直接干预的结果第50-53页
     ·初始水权界定第50-51页
     ·水权转换中的政府、企业和农户第51-53页
   ·求证:“政府式”委托代理模型第53-61页
     ·政府委托代理理论第53-54页
     ·基本假设第54-55页
     ·水权转换中的委托代理问题第55-56页
     ·信息对称条件下的最优解和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次优解第56-57页
     ·结论:水权转换中监督机制的引入第57-61页
   ·结论第61-64页
     ·政府主导模式下的水资源再配置需清晰界定政府角色第61-62页
     ·水权转换制度的建立确保水资源再配置的顺利进行第62-64页
   ·本章小结第64-66页
第四章 “政府参与”模式:张掖农户间水权交易市场的案例分析第66-76页
   ·案例:甘肃张掖农户间水权交易第66-69页
     ·张掖水权交易的背景第66-67页
     ·张掖农户间的水权交易第67-69页
   ·假说:政府参与模式是初始水权不清晰时政府间接干预的结果第69-70页
     ·农户间水权交易第69页
     ·水市场建立的条件第69-70页
   ·求证:交易成本与制度供给第70-73页
     ·交易成本与制度创新第70-72页
     ·政府的制度供给第72-73页
   ·结论第73-75页
     ·政府提供制度供给具有必要性第73-74页
     ·张掖农户间水权交易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水权交易市场第74-75页
   ·本章小结第75-76页
第五章 市场交易模式:欧文斯谷到洛杉矶调水的案例分析第76-92页
   ·案例:欧文斯谷与洛杉矶水权交易第76-77页
     ·20世纪欧文斯谷与洛杉矶的水权交易第76页
     ·21世纪洛杉矶向欧文斯谷“还水”第76-77页
   ·假说:市场交易模式能够实现均衡价格第77-79页
   ·求证:水权交易均衡价格的确定——讨价还价第79-84页
     ·水权交易中的讨价还价理论第79-80页
     ·洛杉矶与欧文斯谷的讨价还价第80-82页
     ·讨价还价的组织形式扩展模型第82-84页
   ·结论:讨价还价所达成的交易是有效率的第84-86页
     ·讨价还价实现的水资源再配置是一种合意的配置第85页
     ·水权和水市场是讨价还价机制运行的关键第85-86页
   ·推论:市场交易模式与水市场意义第86-89页
     ·市场交易模式第86-87页
     ·水市场意义第87-89页
   ·进一步分析第89-90页
     ·洛杉矶还水的思考第89页
     ·中国南水北调的讨论第89-90页
   ·本章小结第90-92页
第六章 水资源再配置模式的比较及评价第92-104页
   ·水资源再配置模式的比较第92-98页
     ·水权初始界定状况第93-94页
     ·水资源再配置类型第94页
     ·水资源再配置中的政府第94-95页
     ·案例总结第95-98页
   ·水资源再配置模式的评价第98-103页
     ·水资源再配置效率第98页
     ·评价标准:帕累托改进和纳什均衡第98-100页
     ·三种模式的评价第100-103页
   ·本章小结第103-104页
第七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第104-110页
   ·研究结论第104-105页
     ·水权初始界定状态直接影响水资源再配置效率第104页
     ·清晰的水权初始界定是水市场运行的必要条件第104-105页
     ·政府行为能够影响水资源的最终配置第105页
   ·政策建议第105-107页
     ·建立稳定的水权交易制度第105-106页
     ·建立广泛的社会参与机制第106页
     ·水资源管理的委托、代理与所有权区分开来第106页
     ·建立水权交易的补偿机制和激励机制第106-107页
   ·进一步研究方向第107-110页
参考文献第110-116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16-117页
致谢第117-118页

论文共11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工艺品企业集群发展模式和政府支持策略选择研究--以蓝田玉企业为例
下一篇:制度、人力资本与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