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7-9页 |
引言 | 第9-13页 |
一、 研究的背景和问题 | 第9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三、 研究方法与目标 | 第11页 |
(一)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二) 研究目标 | 第11页 |
四、 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 第11-13页 |
(一) 重点 | 第11-12页 |
(二) 难点 | 第12-13页 |
一、 作曲家生平 | 第13-15页 |
二、 变奏曲的定义及发展沿革 | 第15-17页 |
(一) 变奏的定义 | 第15页 |
(二) 变奏曲的定义 | 第15页 |
(三) 变奏曲的类型 | 第15-17页 |
1.对重复主题进行简单装饰 | 第15页 |
2.固定低音 | 第15页 |
3.固定旋律 | 第15-16页 |
4.严格变奏 | 第16页 |
5.性格变奏 | 第16-17页 |
三、 贝多芬的钢琴变奏曲创作 | 第17-18页 |
四、 贝多芬四首钢琴变奏曲分析 | 第18-52页 |
(一)贝多芬 F 大调钢琴变奏曲 Op.34 | 第18-21页 |
(二)贝多芬降 E 大调“英雄”钢琴变奏曲 Op.35 | 第21-27页 |
(三) 贝多芬 c 小调钢琴变奏曲 Op.36 分析 | 第27-41页 |
(四) 贝多芬 C 大调狄亚贝利主题变奏曲 Op.120 | 第41-52页 |
五、 贝多芬中晚期钢琴变奏曲的风格特点 | 第52-57页 |
(一) 主题的选择 | 第52-53页 |
(二) 变奏手法的创新 | 第53-54页 |
1、 调式调性:大胆运用小调式 | 第53页 |
2、 和声框架:大量采用性格变奏,颠覆主题和声框架 | 第53-54页 |
3、 “回归巴赫”:变奏广泛采用复调创作手法 | 第54页 |
4、 曲式结构:乐曲结构在形式和内容上高度统一 | 第54页 |
(三) 演奏技法的大胆探索 | 第54-56页 |
1、 连续复杂的双音进行 | 第54-55页 |
2、 连续的八度进行 | 第55页 |
3、 连续的震音进行 | 第55-56页 |
(四) 贝多芬中晚期钢琴变奏曲的艺术价值 | 第56-57页 |
结语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