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药学论文--药理学论文

抗绿脓杆菌的活性物质筛选及其有效成分分析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1 引言第10-20页
   ·绿脓杆菌的临床危害第10页
     ·绿脓杆菌与人类健康第10页
     ·抗绿脓杆菌治疗的主要药物及其存在的问题第10页
   ·绿脓杆菌的多重耐药机制第10-13页
     ·细胞膜对抗感染药物通透性降低第10-11页
     ·药物作用靶位的改变第11页
     ·主动外排系统第11-12页
     ·细菌生物膜形成第12页
     ·破坏抗菌剂第12页
     ·整合子使耐药基因传播第12-13页
   ·新型抗绿脓杆菌药物的研究方向第13-17页
     ·抗菌肽的发现及定义第13-14页
     ·抗菌肽的来源及特点第14-15页
     ·抗菌肽的结构第15页
     ·抗菌肽作用机理第15-17页
   ·抗菌肽的应用第17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7-18页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8-20页
     ·主要内容第18页
     ·技术路线第18-20页
2 实验内容第20-28页
   ·实验材料第20-21页
     ·培养基第20页
     ·试验菌种第20页
     ·土壤样品第20页
     ·主要试剂第20-21页
     ·主要仪器设备第21页
   ·方法第21-28页
     ·拮抗绿脓杆菌的微生物筛选第21页
     ·拮抗绿脓杆菌菌株分离第21-22页
     ·菌株的鉴定第22-23页
     ·拮抗绿脓杆菌抗菌活性成分表达条件优化第23-24页
     ·拮抗绿脓杆菌抗菌活性成分的纯化第24-26页
     ·拮抗绿脓杆菌抗菌活性成分的特性分析第26-28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8-41页
   ·拮抗绿脓杆菌的微生物筛选第28-32页
     ·初筛结果第28-29页
     ·菌株编号第29页
     ·革兰氏染色第29-30页
     ·菌株的分子系统学鉴定第30-31页
     ·蛋白酶 K 处理结果第31页
     ·供试菌选择第31-32页
   ·拮抗绿脓杆菌抗菌活性成分表达条件优化第32-34页
     ·不同培养基对拮抗绿脓杆菌抗菌活性成分表达的影响第32页
     ·培养时间对拮抗绿脓杆菌抗菌活性成分表达的影响第32-33页
     ·温度对拮抗绿脓杆菌抗菌活性成分表达的影响第33页
     ·起始 pH 对拮抗绿脓杆菌抗菌活性成分表达的影响第33-34页
   ·拮抗绿脓杆菌抗菌活性成分的纯化第34-37页
     ·硫酸铵分级沉淀第34-35页
     ·等电点沉淀目的蛋白第35-37页
     ·分子筛分离目的蛋白第37页
   ·拮抗绿脓杆菌抗菌活性成分的特性分析第37-41页
     ·活性成分的分子量测定第37页
     ·活性成分的等电点测定第37-38页
     ·活性成分的温度敏感性测定第38-39页
     ·活性成分的 pH 敏感性测定第39-41页
4 讨论第41-45页
   ·抗绿脓杆菌微生物的筛选第41页
   ·菌种鉴定第41-42页
   ·发酵条件优化第42-43页
   ·抗菌肽的性质研究及纯化第43-45页
5 小结第45-47页
参考文献第47-53页
致谢第53-55页
附录 1. 16SrDNA 测序结果第55-63页
附录 2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重组人角质细胞生长因子-I聚乙二醇修饰及体内外活性研究
下一篇:新型喹唑啉类化合物生物活性测定及定量构效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