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29页 |
·肿瘤 | 第11-14页 |
·肿瘤标志物 | 第11页 |
·肿瘤标志物的免疫分析方法 | 第11-13页 |
·放射免疫分析 | 第12页 |
·酶免疫分析 | 第12页 |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 | 第12-13页 |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 第13页 |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 第13页 |
·肿瘤标志物的应用 | 第13-14页 |
·mRNA 表达水平的检测方法 | 第14-16页 |
·RT-PCR | 第14-15页 |
·Northern blot | 第15页 |
·原位杂交 | 第15页 |
·核糖核酸酶保护分析法 | 第15-16页 |
·微量剖析 | 第16页 |
·荧光成像 | 第16页 |
·基因工程工具酶 | 第16-22页 |
·DNA 聚合酶(DNA polymerase) | 第16-17页 |
·DNA 聚合酶的性质 | 第17页 |
·DNA 聚合酶的种类 | 第17-19页 |
·大肠杆菌 DNA 聚合酶 I(DNA pol I) | 第17页 |
·大肠杆菌 DNA 聚合酶 II(DNA pol II) | 第17页 |
·大肠杆菌 DNA 聚合酶(DNA pol III) | 第17-18页 |
·T4-DNA 聚合酶(T4-DNA pol) | 第18页 |
·真核生物的 DNA 聚合酶 | 第18页 |
·Taq DNA 聚合酶 | 第18页 |
·pfu DNA 聚合酶 | 第18-19页 |
·核酸外切酶 | 第19页 |
·单链的核酸外切酶 | 第19页 |
·大肠杆菌核酸外切酶 I(exo I) | 第19页 |
·核酸外切酶 VII(exoVII) | 第19页 |
·双链的核酸外切酶 | 第19-20页 |
·大肠杆菌核酸外切酶 III(exo III) | 第19-20页 |
·λ噬菌体核酸外切酶(λexo) | 第20页 |
·T7 噬菌体基因 6 核酸外切酶 | 第20页 |
·DNA 聚合酶/核酸外切酶切酶等温循环放大技术的应用 | 第20-22页 |
·滚环复制(rolling circle amplification,RCA) | 第22-25页 |
·滚环复制技术的原理 | 第22页 |
·滚环复制技术的应用 | 第22-25页 |
·RCA 在核酸测序中的应用 | 第23页 |
·RCA 在单核苷酸多态性检测及细胞原位检测分析中的应用 | 第23-24页 |
·RCA 在蛋白质芯片上的应用 | 第24-25页 |
·RCA 滚环复制在 DNA 微阵列中的应用 | 第25页 |
·量子点 | 第25-26页 |
·量子点(quantum dots,QDs)的基本特性 | 第25页 |
·量子点技术在生物成像中的应用 | 第25-26页 |
·光学分析法在肿瘤标志物检测中的应用 | 第26-27页 |
·DNA 纳米结构 | 第27-28页 |
·课题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8-29页 |
第二章 基于 DNA 轮烷结构的交叉滚环复制放大技术检测肿瘤细胞中mRNA 的研究 | 第29-44页 |
摘要 | 第29页 |
·引言 | 第29-30页 |
·实验部分 | 第30-35页 |
·主要试剂 | 第30-32页 |
·仪器装置 | 第32页 |
·细胞培养 | 第32页 |
·总 RNA 的提取 | 第32-33页 |
·cDNA 的合成 | 第33页 |
·DNA 轮烷结构的构建 | 第33页 |
·mRNA 的检测 | 第33-34页 |
·RT-PCR | 第34页 |
·非变性聚丙烯酰胺电泳表征 | 第34页 |
·CdTe 量子点的制备 | 第34-3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5-43页 |
·实验原理 | 第35-36页 |
·滚环复制产物引起的 DPR 向 DR 转化的表征 | 第36-37页 |
·非变性聚丙烯酰胺电泳表征 | 第37-38页 |
·cDNA 检测的灵敏度 | 第38-40页 |
·cDNA 检测的选择性 | 第40-41页 |
·实际样品分析 | 第41-43页 |
·小结 | 第43-44页 |
第三章 基于核酸外切酶级联循环放大免标记检测 DNA 的研究 | 第44-64页 |
摘要 | 第44页 |
·引言 | 第44-45页 |
·实验部分 | 第45-48页 |
·主要试剂 | 第45-46页 |
·仪器装置 | 第46-47页 |
·检测 DNA 的 Exo-CRA 反应 | 第47页 |
·光学分析法检测 | 第47页 |
·非变性聚丙烯酰胺电泳 | 第47页 |
·荧光成像 | 第47-48页 |
·Exo-CRA 体系的条件优化 | 第48页 |
·反应温度对 Exo-CRA 体系的影响 | 第48页 |
·核酸外切酶浓度对 Exo-CRA 体系的影响 | 第48页 |
·反应时间对 Exo-CRA 体系的影响 | 第4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8-63页 |
·实验原理 | 第48-50页 |
·Exo-III 对 Exo-CRA 分子机器的影响 | 第50-52页 |
·Exo-CRA 体系的条件优化 | 第52-55页 |
·Exo-CRA 体系反应温度的选择 | 第52-53页 |
·Exo-CRA 体系 Exo-III 浓度的选择 | 第53-54页 |
·Exo-CRA 体系反应时间的选择 | 第54-55页 |
·免标记检测 DNA 的灵敏度 | 第55-57页 |
·对照实验 | 第57-61页 |
·MB1基于核酸外切酶辅助的放大循环反应 | 第57-59页 |
·MB1对单链靶 DNA 无酶放大的检测 | 第59-61页 |
·免标记检测 DNA 的选择性 | 第61-62页 |
·实际样品分析 | 第62-63页 |
·小结 | 第63-64页 |
结论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及待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