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9页 |
·传统结构抗震体系的概述 | 第8-9页 |
·传统结构抗震体系 | 第8页 |
·传统结构抗震体系的不足 | 第8-9页 |
·基础隔震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 第9-13页 |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9-13页 |
·基础隔震技术的优势及其存在的问题 | 第13页 |
·平面非规则建筑结构的基础隔震研究 | 第13-17页 |
·平面非规则建筑结构的定义 | 第13-14页 |
·非规则建筑结构基础隔震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14-17页 |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17-19页 |
第二章 隔震支座基本性能和隔震体系 | 第19-31页 |
·叠层橡胶支座的基本力学特性 | 第19-21页 |
·竖向性能 | 第19-20页 |
·水平性能 | 第20-21页 |
·基础隔震结构动力分析 | 第21-25页 |
·单质点隔震结构动力分析模型 | 第21-22页 |
·隔震结构加速度反应分析 | 第22-23页 |
·隔震结构位移反应分析 | 第23页 |
·多质点平动体系结构动力分析模型 | 第23-25页 |
·偏心隔震结构动力响应分析 | 第25-28页 |
·时程分析方法 | 第28-30页 |
·wilson-θ法 | 第28-29页 |
·改进的 wilson-θ法 | 第29-30页 |
·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加铅橡胶垫隔震层平扭受力下的静力特性分析 | 第31-52页 |
·铅芯橡胶隔震支座低周疲劳试验 | 第31-40页 |
·铅芯橡胶隔震支座单向受力试验 | 第31-32页 |
·铅芯橡胶支座双向受力平扭试验 | 第32-35页 |
·试验分析 | 第35-40页 |
·橡胶垫双向非线性时的本构关系模型 | 第40-51页 |
·刚度计算式和屈服条件 | 第40-42页 |
·隔震层静力性能的研究 | 第42-51页 |
·小结 | 第51-52页 |
第四章 双向非线性隔震结构平扭耦联体系动力性能的分析 | 第52-73页 |
·平扭耦联隔震体系的简化模型 | 第52-55页 |
·平扭耦联隔震体系的一般运动增量方程 | 第52-53页 |
·平扭隔震体系的简化模型增量方程 | 第53-55页 |
·考虑橡胶垫双向非线性时平扭耦联隔震结构动力性能的研究 | 第55-63页 |
·隔震层模型及工况 | 第55-56页 |
·计算结果和分析 | 第56-63页 |
·线性化平扭耦联隔震结构简化模型 | 第63-72页 |
·简化模型运动方程 | 第63-65页 |
·隔震层相关参数 | 第65页 |
·平扭耦联隔震结构隔震层相关参数变化的动力性能研究 | 第65-66页 |
·隔震刚度分布对地震反应的影响 | 第66-68页 |
·隔震阻尼分布对地震反应的影响 | 第68-72页 |
·小结 | 第72-73页 |
第五章 平扭耦联隔震体系模型试验 | 第73-109页 |
·试验方案 | 第73-80页 |
·试验目的和内容 | 第73页 |
·试验模型及隔震装置 | 第73-74页 |
·试验地震波设计 | 第74-76页 |
·试验方案 | 第76-80页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80-98页 |
·动力特性 | 第80页 |
·隔震结构与无隔震结构对比分析 | 第80-85页 |
·隔震层刚度偏心的影响 | 第85-98页 |
·计算模拟 | 第98-108页 |
·模型选取 | 第98-100页 |
·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100-108页 |
·小结 | 第108-109页 |
第六章 平扭耦联 LRB 隔震体系方案设计应用 | 第109-136页 |
·海口市人民医院医疗综合大楼隔震方案设计 | 第109-120页 |
·工程概况 | 第109-111页 |
·隔震方案的选取及隔振器的选用与布置 | 第111-116页 |
·地震反应 | 第116-120页 |
·海口市人民医院医疗综合大楼隔震方案设计 | 第120-135页 |
·工程概况 | 第120-122页 |
·方案选取 | 第122-123页 |
·地震反应分析 | 第123-135页 |
·小结 | 第135-136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36-139页 |
·结论 | 第136-137页 |
·展望 | 第137-139页 |
参考文献 | 第139-146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146-147页 |
致谢 | 第1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