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2页 |
·VOC气体催化氧化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VOC气体的控制方法 | 第11-13页 |
·VOC气体催化燃烧技术的发展 | 第13页 |
·过渡金属氧化物的制备方法 | 第13-14页 |
·氧化锰(MnO_x)的研究进展 | 第14-19页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 | 第19-22页 |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研究目标 | 第20-22页 |
第2章 实验部分 | 第22-28页 |
·化学试剂和实验仪器 | 第22-23页 |
·表征技术 | 第23-25页 |
·X 射线衍射(XRD)技术 | 第23-24页 |
·表面形貌测定技术 | 第24页 |
·X 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第24页 |
·比表面积(BET)测定技术 | 第24-25页 |
·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_2-TPR) | 第25页 |
·催化活性评价 | 第25-28页 |
第3章 管、线、棒和花状氧化锰的制备及甲苯催化氧化性能 | 第28-40页 |
·引言 | 第28页 |
·实验部分 | 第28-30页 |
·棒状、线状、管状和花状氧化锰催化剂的制备 | 第28-29页 |
·催化剂的表征 | 第29-3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0-38页 |
·晶相组成 | 第30页 |
·形貌、比表面积、表面元素组成和氧空位 | 第30-34页 |
·还原性 | 第34-35页 |
·催化性能 | 第35-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4章 棒状、花状和哑铃状二氧化锰的制备及其对甲苯氧化的催化性能研究 | 第40-54页 |
·引言 | 第40页 |
·实验部分 | 第40-41页 |
·棒状、花状和哑铃状MnO_2的制备 | 第40-41页 |
·催化剂表征 | 第4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1-51页 |
·晶相结构 | 第41-42页 |
·形貌及结构性能 | 第42-43页 |
·表面物种及还原性 | 第43-46页 |
·催化性能 | 第46-50页 |
·动力学参数 | 第50-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4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4-56页 |
1、结论 | 第54-55页 |
2、展望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科技成果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