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 第1-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选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选题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2-16页 |
·三维地质建模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区域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三维地质建模面临的关键问题 | 第15-16页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6-17页 |
第二章 野外激光扫描数据的获取 | 第17-23页 |
§2.1 Optech三维激光扫描仪介绍 | 第17-20页 |
·硬件组成 | 第18-19页 |
·野外激光扫描点云数据获取的工作流程 | 第19-20页 |
·激光扫描点云数据的结构形式 | 第20页 |
§2.2 激光三维扫描点云数据的基本属性及特征 | 第20-21页 |
§2.3 扫描仪转换软件Parser简介 | 第21页 |
§2.4 扫描时的注意事项 | 第21-23页 |
·目标区域属性的设置 | 第21-22页 |
·扫描仪视角的选取 | 第22页 |
·标志物的选取 | 第22页 |
·扫描环境的影响 | 第22页 |
·坐标系的选取 | 第22-23页 |
第三章 多测站野外扫描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 | 第23-35页 |
§3.1 三维激光扫描数据的后处理软件分析 | 第23-24页 |
·Polyworks简介 | 第23-24页 |
·Geomagic Studio简介 | 第24页 |
·Polyworks与Geomagic软件对比 | 第24页 |
§3.2 相对坐标定位 | 第24-28页 |
·测站前的准备工作 | 第24-25页 |
·点云对齐的原理 | 第25-27页 |
·相对坐标定位 | 第27-28页 |
§3.3 绝对坐标定位方法研究 | 第28-30页 |
·坐标转换模型 | 第28-29页 |
·点云数据坐标转换程序设计 | 第29页 |
·坐标转换程序的结果分析 | 第29-30页 |
§3.4 大数据量的处理过程 | 第30-35页 |
·噪声去除 | 第30-31页 |
·数据精简 | 第31-34页 |
·分部处理 | 第34-35页 |
第四章 综合激光扫描数据域常规地质数据的三维地质建模 | 第35-43页 |
§4.1 三维地质空间框架的构建 | 第35页 |
§4.2 地质特征的提取 | 第35-37页 |
·等值线的提取 | 第36页 |
·轮廓线(边界线)的提取 | 第36-37页 |
§4.3 结合Gocad软件的综合建模 | 第37-41页 |
·Gocad软件介绍 | 第37-38页 |
·矿山整体模型的构建过程 | 第38-41页 |
§4.4 小结 | 第41-43页 |
第五章 典型剖面的地球化学元素特征分析 | 第43-63页 |
§5.1 基本数据准备 | 第43-44页 |
§5.2 岩性矿物组合分析 | 第44-47页 |
§5.3 地质-地球化学模型的综合分析 | 第47-62页 |
·剖面地质模型的建立 | 第47-51页 |
·X-射线荧光仪的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51-62页 |
§5.4 小结 | 第62-63页 |
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 | 第63-65页 |
§6.1 总结 | 第63-64页 |
§6.2 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