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9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研究框架 | 第14-16页 |
·研究目的 | 第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研究内容及思路 | 第15-16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6-17页 |
2 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理论 | 第17-24页 |
·比较成本理论(古典贸易理论) | 第17-18页 |
·绝对优势理论 | 第17页 |
·相对优势理论 | 第17-18页 |
·要素禀赋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 | 第18-21页 |
·现代比较优势理论(新贸易理论) | 第21-22页 |
·新新贸易理论 | 第22-23页 |
·小结 | 第23-24页 |
3 比较优势的测度指标及应用 | 第24-31页 |
·显性比较优势指数 | 第24-26页 |
·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的涵义 | 第24-25页 |
·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的应用 | 第25-26页 |
·贸易竞争力指数 | 第26-28页 |
·贸易竞争力指数的涵义 | 第26-27页 |
·贸易竞争力指数的应用 | 第27-28页 |
·两种指数的相关性 | 第28-31页 |
·测度指标方面 | 第28-29页 |
·测度结果方面 | 第29-31页 |
4 比较优势的全成本阐释和模型构建 | 第31-40页 |
·比较优势的全成本阐释 | 第31-34页 |
·交易成本及其相关概念的引入 | 第31页 |
·环境成本及相关概念的引入 | 第31-33页 |
·代际成本及相关概念的引入 | 第33页 |
·比较优势全成本系统的建立 | 第33-34页 |
·国际贸易的全成本比较优势 | 第34-36页 |
·子成本之间的相互关系 | 第34-35页 |
·全成本和子成本之间的关系 | 第35页 |
·四类子成本的动态演进关系 | 第35-36页 |
·国际贸易全成本比较优势模型构建 | 第36-40页 |
5 全成本比较优势的实证研究—以中国橡胶轮胎产业为例 | 第40-47页 |
·中国橡胶产业的现状分析及国际比较 | 第40-43页 |
·中国橡胶行业的现状分析 | 第40-43页 |
·新环境下中国橡胶轮胎企业面临的出口问题 | 第43页 |
·中国橡胶产业受阻的典型案例:美对华轮胎“特保”案 | 第43-44页 |
·美国对华轮胎特保案的成本分析 | 第44-46页 |
·削弱了基于“生产成本”的比较优势 | 第44页 |
·羊群效应增加了“交易成本” | 第44-45页 |
·加大了环境成本、代际成本的压力 | 第45页 |
·顾此失彼,并不能改善本国的比较优势 | 第45-46页 |
·“全成本”比较优势下的重新审视 | 第46-47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47-50页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47页 |
·政策建议 | 第47-49页 |
·充分发挥劳动力比较优势,优化发展我国产业结构 | 第47-48页 |
·深化体制改革,减少贸易摩擦 | 第48页 |
·改善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 第48页 |
·推动产业结构变迁,实现可持续发展 | 第48-49页 |
·展望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附录 | 第54页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54页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