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会议系统移动终端自适应编码设计与实现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9页 |
| ·视频编码的发展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 ·视频会议系统简介 | 第11-12页 |
|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和安排 | 第12-14页 |
| 第2章 移动终端的设计和可伸缩视频编码相关技术 | 第14-24页 |
| ·可移动便携式视频终端的设计 | 第14-15页 |
| ·H.264/SVC 核心技术及应用 | 第15-21页 |
| ·SVC 发展史 | 第15-16页 |
| ·SVC 整体编码框架 | 第16-17页 |
| ·SVC 三种伸缩性 | 第17-21页 |
| ·H.264/SVC 优势及应用 | 第21页 |
| ·移动终端自适应 SVC 编码方案 | 第21-23页 |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 第3章 基于小波视频可伸缩性编码研究 | 第24-31页 |
| ·小波变换基本原理 | 第24页 |
| ·基于小波的图像编码 | 第24-26页 |
| ·三维小波视频编码 | 第26-27页 |
| ·三维小波视频编码含义 | 第26页 |
| ·现有三维小波视频编码优劣势分析 | 第26-27页 |
| ·基于三维小波变换的可伸缩视频编码相关技术 | 第27-30页 |
| ·小波框架运动估计/补偿视频编码 | 第27-28页 |
| ·嵌入式零树小波编码算法 | 第28-30页 |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 第4章 自适应 SVC 编码的实现 | 第31-44页 |
| ·三维小波视频编译码结构 | 第31页 |
| ·三种可伸缩性的数据流分层 | 第31-35页 |
| ·运动补偿时域滤波后的帧分层 | 第31-34页 |
| ·二维离散小波变换后的块分层 | 第34页 |
| ·质量编码及码流分层 | 第34-35页 |
| ·自适应编码策略 | 第35-39页 |
| ·移动终端视频编码器的结构及移植 | 第39页 |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39-40页 |
| ·网络自适应测试 | 第40-43页 |
| ·网络环境 | 第40-42页 |
| ·视频会议终端性能测试 | 第42-43页 |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4-45页 |
| ·全文工作总结 | 第44页 |
| ·后续工作展望 | 第44-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 致谢 | 第47-48页 |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