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14页 |
1 中低产田的概念和类型 | 第9-11页 |
·中低产田的概念 | 第9-10页 |
·中低产田的类型 | 第10-11页 |
2 冷浸田低产原因和改良途径 | 第11-14页 |
·冷浸田的低产原因 | 第11页 |
·冷浸田改良途径与机理 | 第11-14页 |
·施肥 | 第11-12页 |
·覆膜栽培 | 第12页 |
·半旱式栽培-垄作、畦作、厢作 | 第12-13页 |
·少免耕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冷浸田条件下不同类型品种产量及其农艺性状的表现 | 第14-2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4-16页 |
·供试品种 | 第14页 |
·试验设计 | 第14-15页 |
·供试土壤的养分状况及经纬度 | 第15页 |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15页 |
·数据处理 | 第15-1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6-28页 |
·不同类型品种在产量上的差异 | 第16-20页 |
·不同类型的品种在产量构成上的差异 | 第20-26页 |
·不同类型的品种在株高和穗长上的差异 | 第26-28页 |
第三章 冷浸田条件下不同栽培方式对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 第28-4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8-30页 |
·供试品种 | 第28页 |
·试验设计 | 第28-29页 |
·供试土壤养分状况及经纬度 | 第29页 |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29-30页 |
·生育期和茎蘖动态及株高变化 | 第29页 |
·干物质重测定 | 第29页 |
·叶面积测定 | 第29-30页 |
·土温的测定 | 第30页 |
·考种及测产 | 第30页 |
·数据处理 | 第30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0-44页 |
·不同栽培方式在产量及其构成和株高穗长的差异 | 第30-37页 |
·产量 | 第30-32页 |
·产量构成 | 第32-35页 |
·株高和穗长 | 第35-37页 |
·叶面积指数(LAI) | 第37-38页 |
·茎蘖动态(仅长沙点) | 第38-39页 |
·干物质积累 | 第39-42页 |
·土壤温度 | 第42-44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44-46页 |
1 品比 | 第44页 |
2 栽培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作者简历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