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斜煤层巷道动力失稳监测预报研究
|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7页 |
| 1 绪论 | 第7-14页 |
| ·论文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7-8页 |
| ·选题背景 | 第7页 |
| ·选题意义 | 第7-8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2页 |
| ·国外研究现状及进展情况 | 第8-10页 |
| ·国内研究现状及进展情况 | 第10-12页 |
| ·论文研究的基本内容及方法 | 第12-13页 |
|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 ·论文拟采取的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 ·研究方案 | 第13页 |
| ·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 2 煤岩物理力学特性分析 | 第14-26页 |
| ·概述 | 第14页 |
| ·实验目的 | 第14页 |
|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14-15页 |
| ·现场采样及包装运送 | 第15页 |
| ·实验过程及相关测试参数 | 第15-21页 |
| ·煤样抗压试验 | 第16-17页 |
| ·煤样抗拉试验 | 第17-18页 |
| ·煤样抗剪试验 | 第18-21页 |
| ·岩石力学变形性质 | 第21页 |
| ·煤岩损伤声发射特征室内测试 | 第21-25页 |
| ·声发射(AE)技术基本原理 | 第21-22页 |
| ·单轴压缩下煤样损伤破裂 AE 特征 | 第22-24页 |
| ·剪切作用下煤样损伤破裂 AE 特征 | 第24-25页 |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 3 急斜煤层巷道动力失稳数值模拟 | 第26-40页 |
| ·概述 | 第26页 |
| ·物理与力学模型构建 | 第26-28页 |
| ·计算参数确定 | 第28页 |
| ·计算本构方程 | 第28-29页 |
| ·应力分布特征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29-32页 |
| ·不同推进速度下应力演化规律 | 第32-38页 |
| ·塑性区分布特征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38-39页 |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 4 急斜煤层巷道动力失稳监测预报 | 第40-63页 |
| ·概述 | 第40-41页 |
| ·巷道动力学失稳监测与预报原理 | 第40页 |
| ·巷道动力学失稳监测与预报的内容 | 第40-41页 |
| ·煤岩动力学失稳声发射监测 | 第41-46页 |
| ·声发射监测装置 | 第41-42页 |
| ·声发射监测设计布局 | 第42-43页 |
| ·声发射监测结果与分析 | 第43-46页 |
| ·钻孔窥视监测 | 第46-58页 |
| ·钻孔窥视装置 | 第46-48页 |
| ·钻孔窥视监测点布置 | 第48页 |
| ·B6 巷钻孔窥视监测结果与分析 | 第48-58页 |
| ·煤体动压监测 | 第58-62页 |
| ·B6 巷锚杆测力计观测值变化特征 | 第58-62页 |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 5 结论 | 第63-64页 |
| 致谢 | 第64-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 附录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