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ro/E的冲裁模智能化CAD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冲裁模CAD技术概述 | 第8-11页 |
·冲裁模CAD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冲裁模CAD技术的发展趋势 | 第10-11页 |
·冲裁模CAD系统设计 | 第11-13页 |
·冲裁模CAD系统的特点 | 第11页 |
·冲裁模CAD系统的关键技术 | 第11-13页 |
·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3页 |
·课题的主要工作内容 | 第13-16页 |
第二章 Pro/E参数化建模以及二次开发技术 | 第16-26页 |
·Pro/E的参数化建模技术 | 第16-18页 |
·Pro/E简介 | 第16页 |
·参数化建模 | 第16-18页 |
·Pro/E二次开发技术 | 第18-21页 |
·Pro/TOOLKIT简介 | 第18页 |
·Pro/TOOLKIT的对象和对象句柄 | 第18-19页 |
·Pro/TOOLKIT的工作模式 | 第19页 |
·Pro/TOOLKIT应用程序 | 第19-21页 |
·ISDCAD系统的交互界面设计 | 第21-25页 |
·菜单设计 | 第21-24页 |
·对话框设计 | 第24-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ISDCAD系统设计及工艺设计 | 第26-40页 |
·ISDCAD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26-29页 |
·设计流程及分析 | 第26-27页 |
·需求分析及功能要求 | 第27页 |
·功能模型建立 | 第27-29页 |
·总体结构设计 | 第29页 |
·冲裁件的工艺性分析 | 第29-30页 |
·冲裁的工艺方案 | 第30-31页 |
·排样设计与计算 | 第31-34页 |
·排样方法 | 第31-32页 |
·确定搭边值 | 第32-33页 |
·计算送料步距与条料宽度 | 第33-34页 |
·材料的利用率计算 | 第34页 |
·冲压力等参数计算 | 第34-36页 |
·冲压力的计算 | 第34-35页 |
·卸料力、推件力和顶件力的计算 | 第35-36页 |
·压力机所需总冲压力的计算 | 第36页 |
·压力中心计算 | 第36-37页 |
·冲压设备的选用 | 第37-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冲裁模主要工作零件设计 | 第40-48页 |
·凸模设计 | 第40-41页 |
·凸模的结构形式 | 第40页 |
·凸模的参数化设计 | 第40-41页 |
·凹模设计 | 第41-43页 |
·凹模的刃口形式 | 第41-42页 |
·凹模的参数化设计 | 第42-43页 |
·模柄设计 | 第43-44页 |
·模柄的结构形式 | 第43页 |
·模柄的参数化设计 | 第43-44页 |
·定位零件设计 | 第44-45页 |
·导料件的结构形式和参数化设计 | 第44-45页 |
·挡料件的结构形式和参数化设计 | 第45页 |
·卸料及推顶件装置设计 | 第45-47页 |
·卸料件的结构形式和参数化设计 | 第46页 |
·顶件装置的结构形式和参数化设计 | 第46-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五章 冲裁模模架库创建 | 第48-52页 |
·冲裁模模架简介 | 第48-49页 |
·冲裁模标准件库 | 第49-51页 |
·交互式模架库的建立 | 第49-51页 |
·标准模架库的自动化创建 | 第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六章 系统运行实例 | 第52-62页 |
·冲压件的模型建立 | 第52页 |
·冲压件的工艺分析 | 第52页 |
·排样 | 第52-53页 |
·计算冲压力 | 第53-54页 |
·确定模具压力中心 | 第54-55页 |
·计算凸凹模的刃口尺寸 | 第55-56页 |
·模具总体设计以及主要零部件设计 | 第56-58页 |
·模具结构的选择 | 第56页 |
·卸料弹簧的设计计算 | 第56-58页 |
·模架的选取 | 第58页 |
·冲压设备的选择 | 第58页 |
·创建模具三维模型 | 第58-61页 |
·模架主体三维模型 | 第58-59页 |
·模架的其他部件三维模型 | 第59-61页 |
·模具整体三维模型 | 第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七章 总结及展望 | 第62-64页 |
·总结 | 第62页 |
·展望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附录 A | 第68-74页 |
附录 B | 第74-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