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8页 |
引言 | 第8-9页 |
1 实验材料 | 第9-10页 |
·实验动物 | 第9页 |
·实验药品及试剂 | 第9页 |
·实验仪器 | 第9-10页 |
·实验场所及动物饲养 | 第10页 |
2 实验方法 | 第10-13页 |
·动物分组 | 第10页 |
·药物配制及给药方法 | 第10-11页 |
·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 第11-13页 |
·统计学方法 | 第13页 |
3 实验结果 | 第13-17页 |
·一般情况 | 第13-14页 |
·各组大鼠慢性胃炎肉眼观察 | 第14-15页 |
·各组大鼠胃粘膜病理切片镜下炎细胞数与水肿情况 | 第15-16页 |
·各组大鼠慢性胃炎免疫组化细胞促凋亡基因bax表达情况 | 第16-17页 |
·各组大鼠慢性胃炎免疫组化抑制细胞凋亡因子bcl-2表达情况 | 第17页 |
4 结论 | 第17-19页 |
讨论 | 第19-32页 |
1 慢性胃炎现状 | 第19页 |
2 祖国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 第19-22页 |
·慢性胃炎的中医沿革 | 第19-20页 |
·病因病机 | 第20页 |
·脾胃湿热证的历史源流探究 | 第20-22页 |
·中医的治疗 | 第22页 |
3 黄连温胆汤的研究 | 第22-24页 |
4 现代医学对慢性胃炎的认识 | 第24-27页 |
·慢性胃炎发病机制 | 第24-25页 |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内镜及病理分级 | 第25-26页 |
·慢性胃炎的临床表现 | 第26页 |
·慢性胃炎的西医治疗 | 第26-27页 |
5 西沙必利的选用 | 第27页 |
6 观察指标BAX、BCL-2的确立 | 第27-30页 |
7 大鼠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造模的确立 | 第30-31页 |
·慢性胃炎模型的研究 | 第30页 |
·湿热证模型的研究 | 第30-31页 |
8 结论 | 第31-32页 |
问题与展望 | 第32-33页 |
综述 黄连温胆汤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 第33-38页 |
1 方药的研究 | 第33-35页 |
2 黄连温胆汤的临床应用 | 第35-36页 |
·消化系统疾病 | 第35页 |
·神经精神疾病 | 第35-36页 |
·内分泌系统疾病 | 第36页 |
·心血管系统疾病 | 第36页 |
·呼吸系统疾病 | 第36页 |
3 讨论 | 第36-38页 |
致谢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3页 |
附件1:附图 | 第43-45页 |
附件2: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