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灾害地质学论文

黑龙江省方正县地质灾害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17页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第11页
     ·选题依据第11页
     ·研究意义第11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2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4页
   ·主要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方法第14-17页
     ·研究内容第14-15页
     ·研究技术路线第15页
     ·研究方法第15-17页
第2章 方正县自然地理概况与地质环境背景第17-29页
   ·自然地理概况第17-19页
     ·地理位置第17-18页
     ·社会经济概况第18页
     ·气象第18-19页
   ·地质环境背景第19-26页
     ·地形地貌第19-21页
     ·地层岩性及侵入岩第21-23页
     ·地质构造第23-24页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第24页
     ·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第24-25页
     ·水文地质条件第25-26页
   ·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第26-27页
   ·地质灾害灾情第27-29页
第3章 地质灾害发育特征第29-56页
   ·江岸坍塌第31-41页
     ·分布规律第32页
     ·发育特征及危害程度第32-37页
     ·塌岸类型、形成条件及影响因素分析第37-41页
     ·江岸坍塌的稳定性危险性分析第41页
   ·崩塌第41-46页
     ·分布规律第41页
     ·发育特征及危害程度第41-45页
     ·形成条件及影响因素分析第45页
     ·崩塌的复活性和危险性分析第45-46页
   ·地面塌陷第46-49页
     ·分布规律第46-47页
     ·发育特征及危害情况第47-48页
     ·形成条件及影响因素分析第48-49页
     ·地面塌陷的复活性和危险性分析第49页
   ·不稳定斜坡第49-52页
     ·分布规律第49页
     ·发育特征及危害第49-51页
     ·形成条件及影响因素第51-52页
     ·不稳定斜坡的复活性和危险性分析第52页
   ·水土侵蚀第52-53页
     ·分布范围第52页
     ·发育特征与危害程度第52页
     ·形成条件与影响因素第52-53页
   ·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及不稳定斜坡稳定性的初步评价与预测第53-56页
     ·评价依据第53-55页
     ·稳定性分析与预测第55-56页
第4章 地质灾害经济损失评估第56-62页
   ·评估原则、要求与技术方法第56-57页
     ·评估原则第56页
     ·评估要求与技术方法第56-57页
   ·主要地质灾害灾种经济损失评估第57-59页
     ·现状评估第57页
     ·预测评估第57-59页
   ·主要地质灾害灾情与危害程度分级评价第59-62页
第5章 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第62-69页
   ·分区原则方法与要求第62-66页
   ·地质灾害分区评价第66-69页
     ·地质灾害高易发区(A)第66-67页
     ·地质灾害中易发区(B)第67-68页
     ·地质灾害低易发区(C)第68页
     ·地质灾害不易发区(D)第68-69页
第6章 重要地质灾害点危险性初步评估与预测第69-74页
   ·评估的方法和原则第69页
   ·重要地质灾害点危险性初步评估与预测第69-74页
第7章 方正县地质灾害防治对策及建议第74-86页
   ·防治原则第74页
   ·防治目标与要求第74-75页
     ·防治目标第74-75页
     ·防治要求第75页
   ·防治分区与评价第75页
   ·地质灾害点(段)防治措施第75-86页
     ·避让措施第75-78页
     ·生物措施第78页
     ·工程措施第78-79页
     ·监测预警措施第79-84页
     ·群专结合的预报预警系统建设第84-86页
第8章 结论第86-87页
参考文献第87-90页
个人简介第90-91页
致谢第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行吉林省分行农村金融市场发展战略研究
下一篇:哈尔滨地下水三维数值模拟及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