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雷击扰动识别方法及其应用
目录 | 第1-6页 |
CONTENTS | 第6-8页 |
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6页 |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2-13页 |
·课题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 | 第14-16页 |
第二章 扰动识别方法研究 | 第16-30页 |
·模型建立与参数选择 | 第16-20页 |
·线路模型的确定 | 第16-18页 |
·雷电流模型的确定 | 第18-20页 |
·参数选择 | 第20页 |
·不同扰动典型波形的仿真分析 | 第20-21页 |
·识别方法探究 | 第21-28页 |
·常用的信号处理方法 | 第21-23页 |
·S变换理论 | 第23-25页 |
·识别原理 | 第25-28页 |
·识别方法的仿真分析 | 第28-29页 |
·普通短路故障仿真与分析 | 第28页 |
·故障性雷击仿真与分析 | 第28-29页 |
·非故障性雷击仿真与分析 | 第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硬件系统技术分析 | 第30-42页 |
·技术要求 | 第30页 |
·传感设备 | 第30-35页 |
·电流互感器传变特性 | 第31-32页 |
·电压互感器传变特性 | 第32-35页 |
·暂态信号记录装置 | 第35-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四章 后台应用软件的开发 | 第42-52页 |
·概述 | 第42页 |
·后台软件分析流程及实现策略 | 第42-46页 |
·现场运行 | 第46-51页 |
·实施方案 | 第46-47页 |
·硬件运行情况 | 第47-48页 |
·软件运行情况 | 第48-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2-54页 |
·总结 | 第52-53页 |
·硬件系统 | 第52-53页 |
·软件系统 | 第53页 |
·展望 | 第53-54页 |
附录 | 第5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9-7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第70-71页 |
附件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