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导论 | 第10-17页 |
(一) 选题缘由 | 第10-11页 |
(二) 研究现状综述 | 第11-15页 |
(三) 研究意义 | 第15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第一章 邓小平经济效益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第17-25页 |
·邓小平经济效益思想产生的条件 | 第17-19页 |
·邓小平经济效益思想产生的客观条件 | 第17-18页 |
·邓小平经济效益思想产生的主观因素 | 第18-19页 |
·邓小平经济效益思想的形成与演进 | 第19-25页 |
·萌芽阶段:1975~1980 | 第19-21页 |
·形成阶段:1981~1984 | 第21-22页 |
·发展阶段:1985~1987 | 第22-23页 |
·成熟阶段:1988~1997 | 第23-25页 |
第二章 邓小平经济效益思想的基本涵义与主要内容 | 第25-37页 |
·邓小平经济效益思想的基本涵义 | 第25-28页 |
·邓小平关于“经济效益”的内涵 | 第25-26页 |
·邓小平经济效益思想的政治内涵 | 第26-28页 |
·邓小平经济效益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28-37页 |
·经济效益的基础:“一定要首先抓好管理和质量” | 第28-29页 |
·经济效益的保障:按比例发展是“我们经济走向正常的、稳定的发展的前提” | 第29-30页 |
·经济效益的特征:“能够有一个比较好的又比较快的发展速度” | 第30-32页 |
·经济效益的实现方法:“按经济规律办事” | 第32-33页 |
·经济效益的途径:“一改革,效益就上来” | 第33-34页 |
·经济效益的动力:“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 | 第34-37页 |
第三章 邓小平经济效益思想的价值分析 | 第37-49页 |
·邓小平经济效益思想的理论价值 | 第37-44页 |
·对唯物辩证法经济应用的推广 | 第37-38页 |
·对历史唯物主义时代内涵的丰富 | 第38-40页 |
·对一切从实际出发精神实质的深化 | 第40页 |
·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周期理论的发展 | 第40-42页 |
·对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的升华 | 第42-43页 |
·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拓展 | 第43-44页 |
·邓小平经济效益思想的实践价值 | 第44-49页 |
·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贡献 | 第44-45页 |
·对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贡献 | 第45-46页 |
·对我国“十二五”经济发展的指导作用 | 第46-47页 |
·对新时期我国社会建设的引领意义 | 第47-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5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