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园林规划与建设论文--园林艺术论文

中国传统园林的现代意义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1 绪论第10-22页
   ·研究背景第10-12页
     ·当代中国风景园林行业的发展概况第10-11页
     ·学界对中国传统园林继承与发展的态度第11-12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2-13页
     ·确立正确的研究态度第12页
     ·基于传统,重新创造第12-13页
   ·研究内容第13-14页
   ·研究范围和概念释义第14-17页
     ·中国传统园林第14页
     ·史学研究中的现代与现代性第14-16页
     ·风景园林行业中的现代与现代性第16-17页
   ·前辈学者的研究概况第17-18页
   ·研究方法第18-19页
     ·文献综合第18页
     ·实地考察第18-19页
     ·论证分析第19页
     ·实践检验第19页
   ·论文结构与研究框架第19-22页
2 从思维方式到园林艺术第22-52页
   ·思维方式第23页
   ·思维方式形成的根源第23-27页
     ·自然地理环境第23-24页
     ·哲学思想第24-26页
     ·语言文学第26-27页
   ·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第27-34页
     ·整体性与分析性第27-28页
     ·模糊性与精确性第28-29页
     ·直觉性与逻辑性第29-31页
     ·意象性与实证性第31-32页
     ·后馈性与超前性第32-34页
   ·价值第34-35页
   ·不同思维方式下的中西园林艺术第35-46页
     ·思维方式与自然观第36-40页
     ·思维方工与美学观第40-43页
     ·思维方式与园林艺术形式第43-46页
   ·思维方式的转变第46-49页
     ·综合性与分析性结合第47页
     ·直觉意象性与逻辑实证性结合第47-48页
     ·后馈性与超前性结合第48-49页
     ·本文中思维方式的优化第49页
   ·本章小结第49-52页
3 中国传统园林要义第52-66页
   ·中国传统园林的发展历程第52-56页
     ·园林的生成期——商、周、秦、汉(公元前11世纪—公元220年)第52-53页
     ·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589年)第53-54页
     ·园林的全盛期——隋、唐、五代(公元589年—960年)第54-55页
     ·园林的成熟期——宋、元、明、清(公元960年—1911年)第55-56页
   ·中国传统园林的对外影响第56-62页
     ·中国传统园林在东方的延伸第56-59页
     ·中国传统园林对欧洲的影响第59-62页
   ·中国传统园林的衰落第62-65页
     ·清末(1840年—1911年)第62-63页
     ·中华民国(1911—1949年)第63-64页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1949—1979年)第64页
     ·改革开放至今第64-65页
   ·本章小结第65-66页
4 现代风景园林的行业本质和时代特征第66-94页
   ·从园林到风景园林第66-67页
     ·园林第66页
     ·风景式园林第66-67页
     ·风景园林第67页
   ·现代风景园林的本质第67-70页
     ·现代风景园林的本质第67-69页
     ·现代风景园林的研究领域第69-70页
   ·现代风景园林的时代特征第70-92页
     ·以自然为主体第70-75页
     ·以生态为核心第75-78页
     ·以人本为宗旨第78-80页
     ·以地域为特征第80-81页
     ·以场地为基础第81-85页
     ·以空间为骨架第85-86页
     ·以时间为切片第86-89页
     ·以简约为手法第89-92页
   ·本章小结第92-94页
5 中国传统园林对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启示第94-228页
   ·场地分析第95-120页
     ·风水学说中的场地分析第95-98页
     ·中国传统造园中的场地分析第98-108页
     ·西方园林中的场地分析第108-116页
     ·现代意义第116-120页
   ·设计思想第120-134页
     ·中国传统造园思想的形成第120-124页
     ·中国传统造园的设计思想第124-127页
     ·西方园林的设计思想第127-131页
     ·现代意义第131-134页
   ·设计原型第134-152页
     ·中国传统造园的设计原型第134-143页
     ·西方园林的设计原型第143-149页
     ·现代意义第149-152页
   ·设计要素第152-196页
     ·中国传统造园的自然要素第153-164页
     ·中国传统造园的人工要素第164-171页
     ·中国传统造园对设计要素的运用第171-183页
     ·西方园林的造园要素第183-193页
     ·现代意义第193-196页
   ·空间布局第196-213页
     ·中国传统造园的空间布局第196-207页
     ·西方园林的空间布局第207-212页
     ·现代意义第212-213页
   ·设计意境第213-225页
     ·意境释义第214-215页
     ·中国传统园林的意境营造第215-220页
     ·西方园林的设计意境第220-221页
     ·现代意义第221-225页
   ·本章小结第225-228页
6 实践探索第228-250页
   ·湖南株洲天池公园第228-241页
     ·项目概况第228页
     ·场地分析第228-234页
     ·设计思想第234-235页
     ·设计原型第235页
     ·设计要素第235-239页
     ·空间布局第239-240页
     ·设计意境第240-241页
   ·济南园博园—潍坊园第241-250页
     ·项目概况第241页
     ·场地分析第241页
     ·设计思想第241-242页
     ·设计原型第242-243页
     ·设计要素第243-245页
     ·空间布局第245-249页
     ·设计意境第249-250页
7 余论第250-252页
参考文献第252-256页
图表目录第256-268页
个人简介第268-270页
导师简介第270-272页
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第272-274页
致谢第274页

论文共2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关于牧民生产方式变化的探析--以阿拉善盟左旗沙日霍德嘎查为例
下一篇:风景园林设计实践的传统理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