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私募股权基金监管法律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一、本文的选题背景 | 第11页 |
二、本文的研究思路 | 第11-13页 |
第一章 私募股权基金概述 | 第13-20页 |
一、私募股权基金的概念 | 第13-14页 |
(一) 私募股权基金的内涵 | 第13页 |
(二) 私募股权基金的外延 | 第13-14页 |
(三) 私募股权基金的分类 | 第14页 |
二、私募股权基金的运作原理与制度价值 | 第14-20页 |
(一) 私募股权基金的运作流程 | 第14-15页 |
(二) 私募股权基金的参与主体 | 第15-17页 |
(三) 私募股权基金的治理机制 | 第17-18页 |
(四) 私募股权基金的制度价值 | 第18-20页 |
第二章 我国私募股权基金监管的必要性 | 第20-32页 |
一、政府监管市场的理论依据 | 第20-22页 |
(一) 市场调节与市场失灵 | 第20页 |
(二) 市场失灵与政府监管 | 第20-21页 |
(三) 市场调节与政府监管 | 第21-22页 |
二、美国政府对私募股权基金的政策分析 | 第22-26页 |
(一) 美国私募股权基金发展历程概述 | 第22-23页 |
(二) 美国私募股权市场特点分析 | 第23-25页 |
(三) 小结 | 第25-26页 |
三、我国私募股权基金监管的必要性分析 | 第26-32页 |
(一) 我国私募股权基金发展历程概述 | 第26-28页 |
(二) 我国私募股权市场特点分析 | 第28-30页 |
(三) 小结 | 第30-32页 |
第三章 我国私募股权基金的监管现状分析 | 第32-43页 |
一、我国私募股权基金的监管现状 | 第32-40页 |
(一) 募资阶段监管 | 第32-36页 |
(二) 投资阶段监管 | 第36-37页 |
(三) 退出阶段监管 | 第37-40页 |
二、我国私募股权基金监管现状的主要问题 | 第40-43页 |
(一) 政府角色错位,过分干预市场 | 第40-41页 |
(二) 对非创投类私募股权基金的监管不完善 | 第41-42页 |
(三) 监管秩序有待理顺 | 第42-43页 |
第四章 我国私募股权基金监管的完善 | 第43-48页 |
一、私募股权基金的设立监管 | 第43-44页 |
(一) 备案制模式简析 | 第43-44页 |
(二) 核准制模式批判 | 第44页 |
二、对投资者和管理人的监管 | 第44-45页 |
(一) 合格投资者的界定 | 第44-45页 |
(二) 对管理人资格的限定 | 第45页 |
三、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监管 | 第45-46页 |
四、私募股权基金的税收政策 | 第46-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