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一、诱惑侦查的基本理论 | 第10-16页 |
(一) 诱惑侦查的概念与特征 | 第10-12页 |
1、诱惑侦查具有正当的目的性 | 第10页 |
2、诱惑侦查具有实施的主动性 | 第10-11页 |
3、诱惑侦查具有实施的诱导性 | 第11页 |
4、诱惑侦查具有实施的欺骗性 | 第11页 |
5、诱惑侦查属于一种强制性侦查方式 | 第11-12页 |
(二) 诱惑侦查与相关的几种侦查方式的比较分析 | 第12-16页 |
1、诱惑侦查与控制下交付 | 第12-13页 |
2、诱惑侦查与陷害教唆 | 第13-14页 |
3、诱惑侦查与卧底侦查 | 第14-15页 |
4、诱惑侦查与陷阱侦查 | 第15-16页 |
二、美、英、日三国诱惑侦查理论的发展 | 第16-22页 |
(一) 美国的诱惑侦查理论的研究成果 | 第16-18页 |
1、陷阱抗辩主观说与客观说并行而存 | 第16-17页 |
2、司法与非司法的诱惑侦查法律控制体系共同发挥作用 | 第17-18页 |
(二) 英国的诱惑侦查制度 | 第18-20页 |
1、英国对违法诱惑侦查的救济措施的演变 | 第18-19页 |
2、英国的诱惑侦查具有实施主体的非限制性和适用条件的广泛性 | 第19-20页 |
3、英国在实践中极少排除证据或终止诉讼 | 第20页 |
(三) 日本的诱惑侦查理论 | 第20-22页 |
1、日本的诱惑侦查立法考察 | 第20-21页 |
2、日本诱惑侦查的司法实践考察 | 第21-22页 |
三、诱惑侦查的价值分析 | 第22-25页 |
(一) 诱惑侦查的外在价值分析 | 第22-23页 |
1、有利于准确及时地确定犯罪嫌疑人 | 第23页 |
2、有利于获取犯罪证据 | 第23页 |
3、有利于最大限度的减少犯罪行为对社会造成的危害 | 第23页 |
(二) 诱惑侦查的内在价值分析 | 第23-25页 |
1、诱惑侦查会严重损害司法公信力,破坏司法的权威性 | 第23-24页 |
2、诱惑侦查存在严重侵犯公民的基本权利的可能性 | 第24页 |
3、诱惑侦查存在违反我国刑事诉讼法程序规定的可能 | 第24-25页 |
四、我国诱惑侦查制度的构建 | 第25-39页 |
(一) 我国诱惑侦查制度的立法现状及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第25-26页 |
(二) 我国诱惑侦查制度所应确立的原则 | 第26-29页 |
1、诱惑侦查的合法性原则 | 第26-27页 |
2、诱惑侦查适用范围的法定性原则 | 第27页 |
3、诱惑侦查的必要性原则 | 第27-28页 |
4、诱惑侦查的行为适度原则 | 第28页 |
5、诱惑侦查的罪责相当原则 | 第28-29页 |
(三) 我国诱惑侦查的制度构建 | 第29-39页 |
1、程序制度的构建 | 第29-35页 |
2、诱惑侦查相关的实体法内容的设计 | 第35-39页 |
结语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1页 |
后记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