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阴清热法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研究
提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临床研究 | 第10-21页 |
1 病例选择 | 第10-14页 |
·病例来源 | 第10页 |
·诊断标准 | 第10-11页 |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 第11-12页 |
·一般资料 | 第12-14页 |
2 统计分析方法 | 第14页 |
3 研究方法 | 第14-17页 |
·治疗方法 | 第14-15页 |
·观察指标 | 第15页 |
·疗效评定标准 | 第15-17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17-20页 |
·两组治疗前后总疗效比较 | 第17页 |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 第17-18页 |
·两组治疗前后实验室化验结果比较 | 第18-20页 |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比较 | 第20页 |
5 安全性检查 | 第20-21页 |
讨论 | 第21-33页 |
1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理 | 第21-23页 |
·正气亏虚 | 第21页 |
·病理产物致病 | 第21-22页 |
·邪气侵袭 | 第22-23页 |
·伏邪致病 | 第23页 |
2 肺肾相关与慢性肾炎 | 第23-28页 |
·肺肾相关 | 第23-27页 |
·慢性肾炎肺肾阴虚证 | 第27-28页 |
3 方剂及相关药物探究 | 第28-30页 |
·竹叶石膏汤 | 第28-29页 |
·二至丸 | 第29-30页 |
·六味地黄丸(汤) | 第30页 |
4 疗效评价及机理分析 | 第30-33页 |
·对总疗效的评价 | 第30-31页 |
·对血尿、蛋白尿的影响 | 第31页 |
·对超敏 C 反应蛋白的影响 | 第31-32页 |
·对肾功能的影响 | 第32页 |
·对血压、血脂、补体 C3 的影响 | 第32-33页 |
结语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综述 中医药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研究进展 | 第36-50页 |
1 祖国医学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认识 | 第36-39页 |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中医范畴 | 第36-37页 |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病机 | 第37-39页 |
2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 | 第39-44页 |
·祛除病邪 | 第39-40页 |
·脏腑辨证 | 第40-41页 |
·六经辨证 | 第41页 |
·分期论治 | 第41-42页 |
·对症治疗 | 第42-44页 |
·其他疗法 | 第44页 |
3 慢性肾炎外感加重的治疗 | 第44-45页 |
4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附录 | 第50-51页 |
附表 1.中医证候分级量化及评分标准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论文著作 | 第52-53页 |
发表论文 | 第53-57页 |
详细摘要 | 第57-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