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缩略词表 | 第1-8页 |
第一部分 尿液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尿蛋白富集方法的优化 | 第8-40页 |
第一章 丙酮沉淀法富集尿液蛋白影响因素分析 | 第8-22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1-15页 |
(一) 主要仪器和主要试剂 | 第11-12页 |
(二) 实验方法 | 第12-15页 |
结果 | 第15-19页 |
讨论 | 第19-21页 |
小结 | 第21-22页 |
第二章 硝酸纤维素膜吸附和储存蛋白方法的建立 | 第22-39页 |
摘要 | 第22-23页 |
Abstract | 第23-25页 |
引言 | 第25-2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6-31页 |
(一) 主要仪器和主要试剂 | 第26页 |
(二) 实验方法 | 第26-31页 |
结果 | 第31-36页 |
讨论 | 第36-38页 |
小结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0页 |
第二部分 临床尿液蛋白质组学研究中最小样本量的确定 | 第40-58页 |
摘要 | 第40-41页 |
Abstract | 第41-42页 |
引言 | 第42-4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3-46页 |
(一) 主要仪器和主要试剂 | 第43页 |
(二) 实验方法 | 第43-46页 |
结果 | 第46-54页 |
讨论 | 第54-55页 |
小结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第三部分 代谢综合征早期肾损害尿液差异蛋白质组的建立及蛋白标志物的鉴定 | 第58-112页 |
摘要 | 第58-60页 |
Abstract | 第60-62页 |
前言 | 第62-63页 |
第一章 iTRAQ标记定量方法的评估 | 第63-71页 |
引言 | 第63-6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4-66页 |
(一) 主要仪器和主要试剂 | 第64页 |
(二) 实验方法 | 第64-66页 |
结果 | 第66-69页 |
讨论 | 第69-71页 |
第二章 代谢综合征早期肾脏损害尿液蛋白质谱的建立 | 第71-80页 |
引言 | 第71-7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72-74页 |
(一) 主要仪器和主要试剂 | 第72页 |
(二) 实验方法 | 第72-74页 |
结果 | 第74-78页 |
讨论 | 第78-79页 |
小结 | 第79-80页 |
第三章 代谢综合征早期肾脏损害尿液差异蛋白分析 | 第80-99页 |
引言 | 第80-8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81-83页 |
(一) 主要仪器和主要试剂 | 第81页 |
(二) 实验方法 | 第81-83页 |
结果 | 第83-97页 |
讨论 | 第97-98页 |
小结 | 第98-99页 |
第四章 代谢综合征早期肾脏损害尿液差异蛋白验证 | 第99-109页 |
引言 | 第99-10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00-102页 |
(一) 主要仪器和主要试剂 | 第100页 |
(二) 实验方法 | 第100-102页 |
结果 | 第102-105页 |
讨论 | 第105-108页 |
小结 | 第108-109页 |
参考文献 | 第109-112页 |
文献综述一 | 第112-117页 |
文献综述二 | 第117-128页 |
参考文献 | 第123-128页 |
附录 | 第128-187页 |
第一部分附表1 丙酮沉淀法和NC膜吸附中蛋白排序比较 | 第128-143页 |
第二部分附表1 男性、女性和混合蛋白样品质谱鉴定结果 | 第143-150页 |
第二部分附图1-18 | 第150-159页 |
第三部分附表1 | 第159-165页 |
第三部分附表2 | 第165-170页 |
第三部分附表3 | 第170-179页 |
第三部分附表4 | 第179-187页 |
致谢 | 第187-188页 |
简历 | 第188-1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