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航空、航天论文--航空论文--航空仪表、航空设备、飞行控制与导航论文--辅助设备论文--环境控制设备论文

乘员舱固态胺二氧化碳吸附性能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2页
   ·载人航天与环控生保系统第13-15页
     ·载人航天的意义第13页
     ·载人航天器的组成及发展第13-14页
     ·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统简介第14-15页
   ·航天器乘员舱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必要性第15-16页
   ·乘员舱内二氧化碳去除方案第16-19页
     ·非再生式二氧化碳去除技术第16-17页
     ·物理化学再生式二氧化碳去除技术第17-19页
     ·受控生态生保二氧化碳去除技术第19页
   ·国内外技术研究现状第19-21页
   ·本文的主要内容第21-22页
第二章 吸附基础理论第22-36页
   ·吸附作用第22-24页
     ·吸附作用的概念第22页
     ·吸附作用的分类第22-24页
   ·化学吸附热力学理论第24-31页
     ·自由能变与化学反应方向第24-25页
     ·吸附曲线第25-26页
     ·化学吸附模型第26-28页
     ·吸附势理论及吸附等温线的预测第28-30页
     ·化学吸附热第30-31页
   ·化学吸附动力学理论第31-34页
     ·吸附的传质过程第31-32页
     ·吸附的物料衡算方程第32页
     ·吸附的穿透曲线及其计算第32-34页
   ·吸附设计过程及其基本方程式第34页
   ·固态胺吸附二氧化碳的基本原理第34-36页
     ·固态胺的一般物化性质第34-35页
     ·固态胺吸附二氧化碳的反应机理第35页
     ·固态胺的再生第35-36页
第三章 固态胺吸附二氧化碳性能分析第36-52页
   ·化学反应方向及反应焓的计算第36-38页
     ·吸附反应的自发性和反应程度计算第36-37页
     ·水蒸气再生脱附反应的自发性和反应程度计算第37-38页
   ·吸附等温线拟合第38-43页
     ·吸附数据第38-39页
     ·两种温度下吸附数据拟合第39-43页
   ·特性曲线及吸附热推导第43-48页
     ·特性曲线推导第43-45页
     ·25℃下吸附等温线的推导第45-47页
     ·脱附温度下吸附等温线的推导第47-48页
     ·对一定吸附量计算的吸附热第48页
   ·吸附速率和传质过程研究第48-50页
   ·多组分吸附时组分之间的相互影响第50-52页
第四章 固态胺吸附床设计计算第52-63页
   ·系统设置及流程简图第52-53页
   ·吸附数值模拟计算第53-59页
     ·控制方程第53-54页
     ·穿透曲线第54-56页
     ·吸附时床层内温度变化第56-58页
     ·脱附曲线计算第58-59页
   ·吸附床参数设计第59-63页
     ·反应器选择第59-60页
     ·床层高度第60-61页
     ·吸附床直径第61页
     ·吸附床在设计高度下的浓度分布第61-63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63-66页
   ·主要工作和结论第63-64页
   ·各种影响因素的讨论第64-65页
     ·微重力的影响第64页
     ·固态胺床层含湿量的影响第64-65页
     ·固态胺吸附二氧化碳的能力损失第65页
   ·后期工作的设想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69页
致谢第69-70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旋转状态下倾斜管内两相流动与传热特性
下一篇:电脉冲除冰系统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