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前言 | 第7-10页 |
第一章 葛兰西法律政治功能观的政治哲学基础 | 第10-26页 |
一、葛兰西的实践哲学观 | 第10-17页 |
(一) 葛兰西“实践哲学”的理论渊源 | 第10-12页 |
(二) “绝对历史主义”和“实践一元论” | 第12-14页 |
(三) “常识”和实践哲学对“常识”的批判 | 第14-16页 |
(四) 哲学、历史和政治的辩证统一 | 第16-17页 |
二、葛兰西的市民社会和领导权理论 | 第17-22页 |
(一) 葛兰西的市民社会理论 | 第18-20页 |
(二) 葛兰西的领导权理论 | 第20-22页 |
三、葛兰西的国家理论 | 第22-26页 |
(一) 国家的形成和阶级本质 | 第22-23页 |
(二) “完整的”国家和国家的双重职能 | 第23-24页 |
(三) 国家和法律的消亡 | 第24-26页 |
第二章 葛兰西法哲学思想和法律政治功能观 | 第26-43页 |
一、葛兰西的法哲学思想 | 第26-34页 |
(一) 法律是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统治阶级利益和意志的体现 | 第26-28页 |
(二) 法律是阶级斗争的场域和阶级力量对比关系的表现形式 | 第28-29页 |
(三) 权力分离的法律制度是市民社会和政治社会斗争的产物 | 第29-31页 |
(四) 权力、纪律和自由的关系 | 第31-32页 |
(五) 法的现象的实践性和法律的文化功能 | 第32-34页 |
二、葛兰西的法律政治功能观 | 第34-43页 |
(一) 法律与政治 | 第34-36页 |
(二) 法律在政治社会中的功能 | 第36-38页 |
(三) 法律在市民社会中的功能 | 第38-43页 |
第三章 葛兰西法律政治功能观的实现 | 第43-54页 |
一、法律政治功能的承担者 | 第43-48页 |
(一) “有机的知识分子” | 第43-45页 |
(二) “现代君主” | 第45-48页 |
二、法律政治功能的实现途径 | 第48-54页 |
(一) “阵地战” | 第48-52页 |
(二) “运动战” | 第52-54页 |
第四章 葛兰西法律政治功能观对当代中国法治建设的意义 | 第54-65页 |
一、法律文化领导权: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目标 | 第54-57页 |
(一) 建设和发展中国社会主义法律文化的重要性 | 第54-55页 |
(二) 建设和发展中国社会主义法律文化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 第55-57页 |
二、无产阶级政党: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领导力量 | 第57-61页 |
(一) 坚持和加强党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中的领导地位 | 第57-59页 |
(二) 发扬党内民主推动人民民主 | 第59-61页 |
三、知识分子: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主体力量 | 第61-65页 |
(一) 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的历史地位 | 第61-63页 |
(二) 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发挥历史作用的途径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后记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