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 ·研究背最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 ·分形几何在现代地图学中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分形方法在河流水系分析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分维扩展的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 ·问题的提出及其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 ·存在的问题 | 第16页 |
| ·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 ·本文章节安排及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 第二章 地图线状目标扩展分维分析的理论基础 | 第18-36页 |
| ·分形几何与曲线分维 | 第18-19页 |
| ·分形的定义 | 第18页 |
| ·分形维数及其作用 | 第18-19页 |
| ·地图线状目标的一般分维估值方法 | 第19-27页 |
| ·地图线状目标的一般分维估值方法 | 第20-21页 |
| ·Richardson曲线及其建立 | 第21-22页 |
| ·无标度区间及其判定方法 | 第22-24页 |
| ·影响分形形态的三个因素 | 第24-26页 |
| ·地图线状目标Richardson曲线特征:反S形态 | 第26-27页 |
| ·尺度依赖性与Richardson曲线的拟合 | 第27-31页 |
| ·分维扩展的基本思路 | 第27-29页 |
| ·Richardson曲线反S形态的函数拟合 | 第29-30页 |
| ·分维谱曲线 | 第30-31页 |
| ·空间复杂性与局部分维 | 第31-35页 |
| ·地图目标的局部分形现象 | 第32-33页 |
| ·元分维模型的描述 | 第33-34页 |
| ·元分维曲线及其在河流分析中的应用 | 第34-35页 |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 第三章 基于扩展分维的线状河流长度分析 | 第36-44页 |
| ·研究平台 | 第36页 |
| ·数据准备 | 第36-39页 |
| ·双线河流中轴线的提取 | 第36-38页 |
| ·数据的规格化与非规格化处理 | 第38-39页 |
| ·河流扩展分维量算方法及其过程 | 第39-43页 |
| ·测量尺度的选取 | 第40-41页 |
| ·测量长度的极值确定 | 第41页 |
| ·Richardson曲线的函数拟合 | 第41-43页 |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 第四章 线状河流的局部分形现象与元分维曲线 | 第44-55页 |
| ·河流形态的局部分形现象 | 第44页 |
| ·河流元分维曲线的建立过程 | 第44-46页 |
| ·元分维值计算的参数选定 | 第46-50页 |
| ·滑动窗口尺寸的意义 | 第46页 |
| ·滑动窗口尺寸的判定 | 第46-47页 |
| ·初步试验 | 第47-48页 |
| ·试验分析 | 第48-50页 |
| ·基于元分维曲线的河流自动分段 | 第50-54页 |
| ·一般过程 | 第50-51页 |
| ·元分维曲线的平滑处理 | 第51-53页 |
| ·分段界限值的自动确定 | 第53-54页 |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 第五章 实例应用与分析 | 第55-66页 |
| ·我国七大河流的长度量算实验 | 第55-60页 |
| ·我国七大河流长度的扩展分维量算模型 | 第56-57页 |
| ·我国七大河流Richardson曲线的尺度分析 | 第57-58页 |
| ·我国七大河流长度量算模型参数的分析 | 第58-60页 |
| ·长江、黄河分维谱曲线的尺度分析 | 第60页 |
| ·基于滑动窗口尺寸变化的河流局部形态分析 | 第60-62页 |
| ·不同比例尺下河流局部分维对比分析 | 第62-63页 |
| ·基于元分维曲线的长江主河道的自动分段 | 第63-65页 |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 ·结论 | 第66页 |
| ·研究展望 | 第66-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3页 |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工作与成果 | 第73-74页 |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