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空间界面意义上的中介思想理念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2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现状 | 第12-14页 |
·研究方法与目标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哲学中介思想在现代空间研究领域的导入 | 第15-25页 |
·中介思想与空间界面 | 第15-16页 |
·空间界面的概念、内涵和分类 | 第16-18页 |
·中介空间与空间界面 | 第18-21页 |
·空间界面存在的理论价值 | 第21-23页 |
·空间界面存在的实践意义 | 第23-25页 |
第三章 空间界面的建筑历史发展与思想文化背景 | 第25-40页 |
·空间界面在当今建筑创作上的重要中介作用 | 第25-27页 |
·空间界面的中西建筑历史发展 | 第27-36页 |
·中国传统建筑空间界面的历史发展 | 第27-29页 |
·西方建筑空间界面的历史发展 | 第29-33页 |
·中西建筑空间界面的历史发展对比 | 第33-36页 |
·空间界面的东西方思想文化背景 | 第36-40页 |
·东方哲学思想观与东方建筑文化 | 第36-38页 |
·西方哲学思想观与西方建筑文化 | 第38-40页 |
第四章 建构界面作为空间信息传播中介的思想理念 | 第40-51页 |
·传播学与界面元素对空间信息的荷载 | 第40-42页 |
·界面元素信息的含义和层次性 | 第40-42页 |
·界面元素信息的传播特性 | 第42页 |
·界面元素信息的荷载方式 | 第42-46页 |
·界面符号的运用 | 第43页 |
·界面符号的分类 | 第43-46页 |
·传播系统中界面符号的系统化表达 | 第46-51页 |
·符号学与界面符号系统 | 第46-47页 |
·界面符号系统的模糊性 | 第47-51页 |
第五章 建构界面作为空间体验与创造中介的思想理念 | 第51-66页 |
·人对空间不断体验与创造的新需求 | 第51-54页 |
·新的空间界面形式 | 第51-52页 |
·新的建筑类型 | 第52-54页 |
·空间的围合与限定 | 第54-60页 |
·显性界面和隐性界面 | 第55-57页 |
·界面的虚实组合与转换 | 第57-59页 |
·界面的分解和重构 | 第59-60页 |
·空间的引导与组织 | 第60-66页 |
·界面的轴线指示 | 第60-62页 |
·界面的有序分隔 | 第62-63页 |
·界面的联结过渡 | 第63-64页 |
·界面的尺度控制 | 第64-66页 |
第六章 对楚雄市城市广场空间界面设计的实证研究 | 第66-82页 |
·广场空间的周围环境与使用者 | 第66-68页 |
·广场空间的界面形态与结构 | 第68-71页 |
·界面设计对广场空间的围合与限定 | 第71-75页 |
·界面设计对广场空间的引导与组织 | 第75-80页 |
·界面设计中所体现出的中介思想理念 | 第80-82页 |
结语 | 第82-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8页 |
插图索引 | 第88-91页 |
后记 | 第91-92页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