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经济计算、经济数学方法论文--经济数学方法论文

网络位置、吸收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

致谢第1-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目录第10-13页
图目录第13-14页
表目录第14-15页
1 绪论第15-27页
   ·研究背景第15-19页
     ·现实背景第15-17页
     ·理论背景第17-19页
   ·问题提出第19-21页
   ·研究对象和关键概念第21-22页
     ·研究对象第21页
     ·关键概念第21-22页
   ·研究设计第22-24页
     ·研究方法第22页
     ·数据第22-23页
     ·研究流程及技术路线图第23-24页
   ·本文内容及结构安排第24-27页
2 文献综述第27-47页
   ·企业创新绩效的界定第27-28页
   ·社会网络理论第28-37页
     ·社会网络核心理论第28-30页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第30-32页
     ·网络位置与企业创新绩效相关研究综述第32-37页
   ·吸收能力理论第37-43页
     ·吸收能力的界定第38-40页
     ·吸收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相关研究综述第40-43页
   ·社会网络理论与吸收能力理论的整合研究第43-44页
   ·文献综述小结第44-47页
     ·以往研究的主要结论第44-45页
     ·以往研究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第45-47页
3 研究模型与假设第47-57页
   ·概念模型的提出第47-50页
   ·研究假设的提出第50-56页
     ·网络位置与企业创新绩效第50-53页
     ·吸收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第53-54页
     ·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第54-56页
   ·本章小结第56-57页
4 基于专利信息的企业创新绩效评价第57-77页
   ·专利与企业创新绩效测度第57-70页
     ·企业创新绩效的测度第57-60页
     ·专利数据在创新研究领域内的应用第60-66页
     ·专利数据测度企业创新绩效的优势和局限性第66-68页
     ·常用专利指标第68-70页
   ·基于专利信息的企业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第70-71页
   ·基于专利信息的企业创新绩效评价模型第71-73页
   ·实证分析——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创新绩效评价第73-76页
     ·样本和数据来源第73-74页
     ·各评价指标的计算公式第74-75页
     ·评价结果第75-76页
   ·本章小结第76-77页
5 模型及假设检验第77-105页
   ·样本及数据来源第77-79页
   ·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外部合作网络构建第79-83页
     ·网络构建所需资料的收集方法第79-80页
     ·企业外部合作网络构建过程第80-83页
   ·变量的测度第83-87页
     ·被解释变量第83页
     ·解释变量第83-86页
     ·控制变量第86-87页
   ·回归分析与假设检验第87-97页
     ·相关分析第87-88页
     ·多元回归分析第88-97页
   ·讨论第97-104页
     ·网络位置与企业创新绩效第98-101页
     ·吸收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第101-102页
     ·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第102-104页
   ·本章小结第104-105页
6 研究结论与展望第105-111页
   ·主要研究结论第105-106页
   ·本研究的贡献及实践意义第106-108页
     ·本研究的贡献第106-107页
     ·实践意义第107-108页
   ·本研究局限及未来研究展望第108-111页
     ·研究不足第108-109页
     ·研究展望第109-111页
参考文献第111-123页
附录1第123-131页
附录2第131-143页
附录3第143-147页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第147页

论文共1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绩效评价分析与实证研究
下一篇:利用集合债权信托基金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基于浙江省新案例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