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征收行政补偿立法完善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一、我国草原征收行政补偿的概念、特点及理论基础 | 第10-17页 |
(一) 草原征收行政补偿的概念及特点 | 第10-12页 |
1. 草原征收行政补偿前提的特定性 | 第10-11页 |
2. 草原征收行政补偿主体的单一性 | 第11-12页 |
3. 草原征收行政补偿对象的特定性 | 第12页 |
4. 草原征收行政补偿标准的确定性 | 第12页 |
(二) 草原征收行政补偿的理论基础 | 第12-17页 |
1. 基本人权保障理论 | 第12-14页 |
2. 社会公共负担平等理论 | 第14-15页 |
3.“谁受损害、谁受补偿”的社会公平理论 | 第15-17页 |
二、草原征收行政补偿立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7-21页 |
(一) 草原征收中对公共利益规定的不确定 | 第17-18页 |
(二) 草原征收行政补偿的标准低 | 第18页 |
(三) 草原征收行政补偿的方式单一 | 第18-19页 |
(四) 我国草原征收行政补偿的程序匮乏 | 第19-21页 |
三、完善草原征收行政补偿问题的对策 | 第21-27页 |
(一) 关于草原征收行政补偿的前提——公共利益 | 第21-22页 |
(二) 关于草原征收行政补偿的标准、期限 | 第22-23页 |
(三) 草原征收行政补偿方式的多样性设计 | 第23-24页 |
1. 增加科技补偿和社会保障两种重要的补偿方式 | 第23-24页 |
2. 对现有的政策性补偿加以完善 | 第24页 |
(四) 关于草原征收行政补偿的程序 | 第24-27页 |
结语 | 第27-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0页 |
致谢 | 第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