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特殊分区规划论文

大学校园中的廊空间设计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第1章 绪论第7-18页
   ·论文选题背景及现实问题第7-15页
     ·大学校园建筑的发展概况第7-8页
     ·廊空间在大学校园历史发展中的应用第8-13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概念释义与研究界定第15-16页
     ·廊空间第15-16页
     ·研究范围第16页
   ·论文课题研究意义及方法第16-18页
     ·课题研究的意义第16-17页
     ·研究方法第17-18页
第2章 大学校园中的廊空间解析第18-31页
   ·廊空间的概念分析第18-26页
     ·廊空间的属性第18-21页
     ·廊空间的类型第21-23页
     ·廊空间形态特征第23-26页
   ·大学校园中的廊空间设计目标第26-28页
     ·整合群体建筑,塑造整体化的空间环境第26页
     ·营造交往环境,体现人性化的交通空间第26-27页
     ·烘托校园氛围,打造个性化的校园特色第27-28页
   ·大学校园中的廊空间设计原则第28-30页
     ·整体性原则第28-29页
     ·多功能性原则第29页
     ·适用性原则第29-30页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3章 廊空间在大学校园中的本体形态设计第31-54页
   ·影响因素第31-35页
     ·外部影响因素第31-32页
     ·内部影响因素第32-35页
   ·内部空间形态设计第35-44页
     ·尺度处理第35-36页
     ·内界面处理第36-38页
     ·交接处平面处理第38-39页
     ·交流空间的营造第39-41页
     ·个性空间的营造第41-44页
   ·外部空间形态设计第44-53页
     ·体量处理第44-45页
     ·外界面处理第45-47页
     ·地形的整合第47-48页
     ·气候的适应第48-50页
     ·与入口空间的结合第50-53页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4章 廊空间在大学校园中的组织形态设计第54-67页
   ·影响因素第54-60页
     ·群体建筑中廊空间的关联要素第54-57页
     ·群体建筑中廊空间的制约因素第57-60页
   ·以廊空间为主的空间组合方式第60-63页
     ·鱼脊式第60-62页
     ·辐射式第62-63页
   ·以廊空间为辅的空间组合方式第63-66页
     ·网格式第63-65页
     ·院落式第65-66页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结论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2-74页
致谢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当代城市行政中心建筑设计研究
下一篇:当代纪念性建筑的多元化创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