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20页 |
| ·课题背景 | 第9-10页 |
| ·国内外健身器材的发展概况 | 第10-12页 |
| ·几类常见的家庭健身器材 | 第12-17页 |
| ·自行车 | 第12-13页 |
| ·滑板车 | 第13-14页 |
| ·踏步机 | 第14-15页 |
| ·新型运动踏步车Pumgo Scooter | 第15-17页 |
| ·相关主要研究理论及方法 | 第17-19页 |
| ·人机工程学 | 第17-18页 |
| ·虚拟样机 | 第18-19页 |
|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 ·研究内容 | 第19页 |
| ·研究意义 | 第19-20页 |
| 第2章 Pumgo Scooter的传动原理改进和性能分析 | 第20-31页 |
| ·传动原理改进 | 第20-23页 |
| ·原传动原理简介 | 第20页 |
| ·不同传动方案的比较 | 第20-22页 |
| ·确定新传动方案 | 第22-23页 |
| ·使用性能分析 | 第23-30页 |
| ·传动效率分析和计算 | 第23-28页 |
| ·健身效果分析和计算 | 第28-30页 |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 第3章 Pumgo Scooter的传动系统改进设计 | 第31-42页 |
| ·齿轮设计校核 | 第31-33页 |
| ·按齿面接触强度设计 | 第31-32页 |
| ·按齿根弯曲强度设计 | 第32-33页 |
| ·轴承设计校核 | 第33-37页 |
| ·齿轮轴的轴承设计校核 | 第33-36页 |
| ·后轮轴的轴承设计校核 | 第36-37页 |
| ·链轮链条设计 | 第37-41页 |
| ·第一级链传动设计 | 第37-39页 |
| ·第二级链传动设计 | 第39-41页 |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 第4章 Pumgo Scooter人机工程学试验研究 | 第42-54页 |
| ·人机工程学试验 | 第42-45页 |
| ·两踏板最大高度差测量试验 | 第42页 |
| ·两踏板内端宽度测量试验 | 第42-43页 |
| ·两把手内端宽度测量试验 | 第43页 |
| ·试验数据 | 第43-45页 |
| ·试验数据处理和分析 | 第45-53页 |
| ·身高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 第45-46页 |
| ·肩宽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 第46-48页 |
| ·两踏板最大高度差的确定 | 第48-50页 |
| ·两踏板内端宽度的确定 | 第50-51页 |
| ·两把手内端宽度的确定 | 第51-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 第5章 改进后的Pumgo Scooter动力学分析 | 第54-67页 |
| ·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动力学分析 | 第54-57页 |
| ·无相对运动趋势的静止状态动力学分析 | 第54-55页 |
| ·有相对运动趋势的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动力学分析 | 第55-57页 |
| ·匀加速直线运动状态动力学分析 | 第57-60页 |
| ·匀减速直线运动状态动力学分析 | 第60-63页 |
| ·匀速转弯运动状态动力学分析 | 第63-66页 |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 第6章 Pumgo Scooter的色彩研究和虚拟人机系统评价 | 第67-78页 |
| ·产品色彩研究 | 第67-69页 |
| ·色彩设计因素分析 | 第67-68页 |
| ·色彩设计方案 | 第68-69页 |
| ·建立人机系统模型 | 第69-73页 |
| ·基于Pro/E的Pumgo Scooter建模 | 第69-70页 |
| ·基于CATIA的人体建模 | 第70-72页 |
| ·人机系统模型 | 第72-73页 |
| ·人机系统评价 | 第73-77页 |
| ·人体生物力学分析 | 第73-74页 |
| ·人体上肢的疲劳度评价 | 第74-75页 |
| ·人体姿态的舒适度评价 | 第75-77页 |
|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78-80页 |
| ·研究结论 | 第78-79页 |
| ·研究展望 | 第79-80页 |
| 参考文献 | 第80-83页 |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