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10页 |
第1章 氨基酸锌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 第10-23页 |
1.1 锌的功能及锌添加剂的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1.1.1 锌的功能 | 第10页 |
1.1.2 补锌剂的发展 | 第10-11页 |
1.2 氨基酸锌配合物的合成 | 第11-13页 |
1.2.1 水体系合成法 | 第11-12页 |
1.2.2 非水体系合成法 | 第12-13页 |
1.2.3 干粉体系合成法 | 第13页 |
1.2.4 电解合成法 | 第13页 |
1.3 锌盐与氨基酸间配合行为的相平衡研究 | 第13-14页 |
1.4 氨基酸锌配合物的结构 | 第14-17页 |
1.5 氨基酸锌配合物的热力学研究 | 第17页 |
1.6 氨基酸锌配合物的应用 | 第17-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9-23页 |
第2章 锌盐-色氨酸/亮氨酸/缬氨酸/苏氨酸-水三元体系在25℃相平衡研究 | 第23-36页 |
2.1 试验部分 | 第24页 |
2.1.1 试剂部分 | 第24页 |
2.1.2 分析方法 | 第24页 |
2.1.3 实验方法 | 第24页 |
2.2 相平衡结果及讨论 | 第24-31页 |
2.3 影响相图的因素 | 第31-35页 |
2.3.1 氨基酸结构不同对形成配合物的影响 | 第31-33页 |
2.3.2 锌盐的阴离子对形成配合物的影响 | 第33-34页 |
2.3.3 锌盐与氨基酸在水-丙酮混合溶剂中的配合行为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6页 |
第3章 固态氨基酸锌配合物的合成、组成分析及结构 | 第36-52页 |
3.1 固态配合物的合成及组成分析 | 第36-37页 |
3.1.1 固态配合物的合成 | 第36页 |
3.1.2 组成分析 | 第36-37页 |
3.2 氨基酸锌固态配合物的结构 | 第37-40页 |
3.2.1 配合物的X-射线粉末衍射 | 第37-38页 |
3.2.2 配合物的红外光谱 | 第38-40页 |
3.2.3 配合物的X光电子能谱 | 第40页 |
3.3 配合物Zn(Val)2·H2O的晶体结构研究 | 第40-44页 |
3.3.1 配合物的合成 | 第40页 |
3.3.2 晶体结构测定 | 第40-42页 |
3.3.3 晶体结构描述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52页 |
第4章 固态配合物的热稳定性及热分解动力学研究 | 第52-61页 |
4.1 固态配合物的热稳定性研究 | 第52-55页 |
4.1.1 仪器与试验条件 | 第52页 |
4.1.2 配合物的热分析实验结果 | 第52-54页 |
4.1.3 讨论 | 第54-55页 |
4.2 固态配合物的热分解动力学研究 | 第55-60页 |
4.2.1 仪器与试验条件 | 第55页 |
4.2.2 理论部分 | 第55-57页 |
4.2.3 配合物脱水过程的非等温动力学 | 第57-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1页 |
第5章 固态配合物的热化学性质研究 | 第61-72页 |
5.1 配合物的溶解焓 | 第61-67页 |
5.1.1 试剂及实验仪器标定 | 第61-62页 |
5.1.2 亮氨酸锌、缬氨酸锌、苏氨酸锌配合物的溶解焓 | 第62-64页 |
5.1.3 不含阴离子的氨基酸锌配合物的溶解焓 | 第64-65页 |
5.1.4 硝酸锌氨基酸配合物的溶解焓 | 第65-67页 |
5.2 配合物的燃烧能测定及其标准生成焓计算 | 第67-71页 |
5.2.1 仪器及热量计当量测定 | 第67-68页 |
5.2.2 热量计当量计算 | 第68页 |
5.2.3 热交换校正 | 第68页 |
5.2.4 燃烧能测定 | 第68-69页 |
5.2.5 配合物的标准燃烧焓计算 | 第69-70页 |
5.2.6 配合物的标准生成焓计算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2页 |
结论 | 第72-74页 |
附录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