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驱后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9-15页 |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 ·聚合物驱后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 ·交联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驱提高采收率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 ·论文的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 第二章 聚合物驱油机理及适用油藏条件 | 第15-22页 |
| ·聚合物驱油机理 | 第15-19页 |
| ·扩大波及系数 | 第15-16页 |
| ·聚合物粘弹性提高驱油效率 | 第16页 |
| ·聚合物的流变性和粘度 | 第16-17页 |
| ·聚合物在孔隙介质中的滞留 | 第17-18页 |
| ·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 | 第18-19页 |
| ·不可及孔隙体积 | 第19页 |
| ·聚合物驱适用的油藏条件 | 第19-22页 |
| ·油藏类型 | 第20页 |
| ·油层渗透率 | 第20页 |
| ·渗透率变异系数 | 第20-21页 |
| ·地层原油粘度 | 第21页 |
| ·油层温度 | 第21页 |
| ·地层水矿化度 | 第21-22页 |
| 第三章 聚合物驱影响因素及注聚参数优化设计研究 | 第22-48页 |
| ·数值模拟模型的建立 | 第22-23页 |
| ·油藏参数对聚合物驱的影响 | 第23-32页 |
| ·油层纵向非均质的影响 | 第23-25页 |
| ·大孔道的影响 | 第25-27页 |
| ·垂向渗透率的影响 | 第27-28页 |
| ·油层平均渗透率的影响 | 第28-29页 |
| ·油层厚度的影响 | 第29页 |
| ·油层韵律性的影响 | 第29-30页 |
| ·原油粘度的影响 | 第30-32页 |
| ·油层温度的影响 | 第32页 |
| ·聚合物性质参数对聚合物驱的影响 | 第32-37页 |
| ·残余阻力系数的影响 | 第33-34页 |
| ·可及孔隙体积系数的影响 | 第34-35页 |
| ·聚合物吸附的影响 | 第35-37页 |
| ·注聚参数的影响 | 第37-43页 |
| ·注入时机的影响 | 第37-38页 |
| ·聚合物注入量的影响 | 第38-39页 |
| ·聚合物注入浓度的影响 | 第39-40页 |
| ·注入速度的影响 | 第40-43页 |
| ·井网井距对聚合物驱油的影响 | 第43-46页 |
| ·井网对聚合物驱油的影响 | 第43-44页 |
| ·井距的影响 | 第44-46页 |
| ·注聚参数优化 | 第46-48页 |
| 第四章 聚合物驱后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 第48-57页 |
| ·聚合物驱后剩余油分布规律调研 | 第48-53页 |
| ·聚合物驱后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影响因素 | 第48-50页 |
| ·聚合物驱后剩余油的不同微观类型 | 第50-51页 |
| ·聚合物驱后剩余油分布 | 第51-53页 |
| ·聚合物驱后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 第53-57页 |
| ·聚合物驱后平面上的剩余油分布规律 | 第53-56页 |
| ·聚合物驱后纵向上的剩余油分布 | 第56-57页 |
| 第五章 聚合物驱后提高采收率技术的优选 | 第57-85页 |
| ·聚合物驱后二次注聚研究 | 第57-62页 |
| ·聚合物驱后二次注聚影响因素研究 | 第57-60页 |
| ·二次注聚参数优化 | 第60-62页 |
| ·聚合物驱后交联聚合物驱研究 | 第62-72页 |
| ·低浓度交联聚合物体系的特点 | 第62-63页 |
| ·交联聚合物驱影响因素研究 | 第63-70页 |
| ·交联聚合物驱参数优化设计 | 第70-72页 |
| ·聚合物驱后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驱研究 | 第72-82页 |
| ·复合驱用表面活性剂研究 | 第72-73页 |
| ·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驱机理研究 | 第73-74页 |
| ·聚合物驱后二元复合驱影响因素研究 | 第74-82页 |
| ·二元复合驱注采参数优化 | 第82页 |
| ·聚合物驱后提高采收率技术的优选 | 第82-85页 |
| 结论和认识 | 第85-86页 |
| 参考文献 | 第86-89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89-90页 |
| 致谢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