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1. 绪论 | 第10-16页 |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本文的研究框架、基本思路和方法 | 第12-14页 |
·相关概念介绍 | 第14-16页 |
2. 文献综述与基本理论 | 第16-29页 |
·文献综述 | 第16-22页 |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6-19页 |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19-22页 |
·基本理论 | 第22-29页 |
·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村劳动力迁移之间的关系 | 第22-25页 |
·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 | 第25-26页 |
·小结 | 第26-29页 |
3. 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证分析 | 第29-44页 |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 第29-33页 |
·从规模范围看:规模迅速扩大,范围不断拓展 | 第29页 |
·从模式领域看:模式日益多样,领域日益广阔 | 第29-30页 |
·从转移方式看:兼业型为主,专业型为辅 | 第30-31页 |
·从转移地域看:由就地转移向异地转移发展 | 第31-32页 |
·从转移结果看:主要是职业转移 | 第32-33页 |
·从劳动力自身特征看:文化水平较高青壮年是主体 | 第33页 |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 | 第33-39页 |
·科学文化素质低 | 第33-34页 |
·职业技能素质低 | 第34-35页 |
·外出就业领域单一,竞争力不高 | 第35-37页 |
·以非正规就业为主,缺乏稳定性 | 第37页 |
·谋生劳动力多,创业劳动力少 | 第37-38页 |
·就业信息获取方式传统、单一 | 第38-39页 |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问题的人力资本投资原因 | 第39-44页 |
·不合理的教育、投资结构 | 第39-40页 |
·培训投资的缺位 | 第40-41页 |
·医保不平衡发展 | 第41页 |
·迁移成本高 | 第41-44页 |
4. 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建议 | 第44-50页 |
·提高农民投资人力资本的积极性 | 第44-45页 |
·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 | 第44页 |
·加强对农民家庭教育支出的诱导和激励机制 | 第44-45页 |
·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竞争力 | 第45-47页 |
·统筹城乡教育,加强农村基础教育 | 第45页 |
·改革目前我国农村高中阶段的应试教育 | 第45-46页 |
·在基础教育发展的前提下促进农村劳动力培训的市场化 | 第46-47页 |
·提高农民的政治法律素质 | 第47页 |
·改革社会保障制度,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制度保障 | 第47-48页 |
·保障城市中农村劳动力的合法权益 | 第48-50页 |
·调整城市财政支出结构,让农民工能享受更多的公共服务 | 第48-49页 |
·完善法规,构建保障平台 | 第49-50页 |
5.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作者简历 | 第53-55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