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致谢 | 第7-12页 |
| 前言 | 第12-13页 |
| 第一章 经理股票期权制度的提出 | 第13-19页 |
| ·本选题的现实背景 | 第13-14页 |
| ·本选题的现实意义 | 第14-15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 ·国外研究概况 | 第15-16页 |
|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6-17页 |
|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8-19页 |
| 第二章 中外经理股票期权制度考察 | 第19-28页 |
| ·国外ESO考察 | 第19-22页 |
| ·ESO的发展历程 | 第19-21页 |
| ·ESO的客观基础 | 第21-22页 |
| ·国内ESO考察 | 第22-28页 |
| ·国内ESO的回顾 | 第23-24页 |
| ·国内ESO的典型模式 | 第24-28页 |
| 第三章 海南椰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实施ESO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 第28-38页 |
| ·海南椰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总体情况 | 第28-30页 |
| ·“椰树有限”实行ESO的必要性分析 | 第30-34页 |
| ·“椰树有限”的剩余索取权不可转让 | 第31页 |
| ·“椰树有限”经营者的薪酬偏低,结构不合理 | 第31-32页 |
| ·“椰树有限”存在着严重的“内部人控制”问题 | 第32-33页 |
| ·“椰树有限”内部管理机制上的诸多弊端导致的后果 | 第33-34页 |
| ·“椰树有限”实行ESO的可行性分析 | 第34-38页 |
| ·党和国家的政策为“椰树有限”实施ESO提供了政策支持 | 第34-35页 |
| ·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及修改为“椰树有限”实施ESO提供了法律依据 | 第35-36页 |
| ·国外实践、国内试点为“椰树有限”实施ESO提供了宝贵经验 | 第36-38页 |
| 第四章 海南椰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ESO的设计方案 | 第38-56页 |
| ·风险收入转化型虚拟ESO的设计宗旨及总体设计方案 | 第39-41页 |
| ·设计宗旨 | 第39页 |
| ·“椰树有限”风险收入转化型虚拟ESO的总体设计方案 | 第39-41页 |
| ·风险收入转化型虚拟股票期权的操作流程 | 第41-42页 |
| ·企业内部诊断 | 第41页 |
| ·确立经理股票期权方案 | 第41页 |
| ·董事会和股东大会讨论通过 | 第41页 |
| ·披露公开信息 | 第41-42页 |
| ·授予虚拟股票期权 | 第42页 |
| ·授予行权权 | 第42页 |
| ·虚拟股票的处置 | 第42页 |
| ·风险收入转化型虚拟股票期权的基本要素设计 | 第42-51页 |
| ·授予对象 | 第42-43页 |
| ·行权价格 | 第43页 |
| ·授予数量 | 第43-45页 |
| ·有效期和行权期限 | 第45-46页 |
| ·行权方式 | 第46-47页 |
| ·虚拟股票的处置 | 第47-50页 |
| ·其它相关规定 | 第50页 |
| ·配套的激励措施设计 | 第50-51页 |
| ·风险收入转化型虚拟股票期权制度的优势与实施的预期效果 | 第51-53页 |
| ·风险收入转化型虚拟股票期权的优势 | 第51-52页 |
| ·风险收入转化型虚拟股票期权制度实施的预期效果 | 第52-53页 |
| ·海南椰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实行ESO的现有障碍 | 第53-56页 |
| ·法人治理结构的问题 | 第53-54页 |
| ·业绩评价体系的问题 | 第54页 |
| ·思想观念方面的问题 | 第54-56页 |
| 第五章 完善ESO的对策 | 第56-61页 |
| ·针对外部障碍的对策 | 第56-58页 |
| ·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法规 | 第56页 |
| ·培育成熟、规范的证券市场 | 第56-57页 |
| ·建立和健全职业经理人市场,完善选用机制 | 第57-58页 |
| ·完善中介机构,规范机构行为 | 第58页 |
| ·针对内部障碍的对策 | 第58-60页 |
| ·调整国有企业股权结构,分散国有企业股权,充分发挥股东大会的功能 | 第58页 |
| ·规范董事会的产生方式和人员构成 | 第58-59页 |
| ·加强监事会的权威性,充分发挥其监督功能 | 第59页 |
| ·建立和完善业绩考核指标体系 | 第59-60页 |
| ·转变观念,协调企业经营者和职工之间的利益 | 第60-61页 |
| 结束语 | 第61-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