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1 前言 | 第13-26页 |
·中国土地资源税制改革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4-16页 |
·中国土地资源税制亟需改革的原因 | 第14页 |
·中国土地资源税制改革的迫切性 | 第14-15页 |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6-22页 |
·土地资源税收制度发展和沿革 | 第16-19页 |
·对国外土地资源税制借鉴的研究 | 第19-20页 |
·对我国土地资源税制改革的政策建议 | 第20-22页 |
·对目前研究的思考 | 第22页 |
·研究思路和主要框架 | 第22-26页 |
·研究思路 | 第22-23页 |
·研究框架和内容 | 第23-25页 |
·技术路线 | 第25-26页 |
2 土地资源税制理论基础 | 第26-41页 |
·土地资源税收概念 | 第26页 |
·土地税收的理论依据 | 第26-39页 |
·公共经济学观点 | 第28-35页 |
·土地经济学观点 | 第35-37页 |
·土地税收的理论依据 | 第37-39页 |
·税种选择和税率设置理论基础 | 第39-41页 |
3 我国土地资源税收制度及存在问题 | 第41-83页 |
·我国土地资源税制的发展与现状分析 | 第41-66页 |
·我国目前土地资源税制体系 | 第41-42页 |
·土地资源税种的分类 | 第42-49页 |
·我国土地批租制度与房地产税的关系 | 第49-53页 |
·我国现行税制结构分析和房地产税在全部税收中的比重 | 第53-56页 |
·我国房地产税在整个地方财政收入中的地位 | 第56-60页 |
·我国房地产税内部各税种结构分析 | 第60-65页 |
·我国财产税的地区性差异分析——以上海为基准 | 第65-66页 |
·我国土地资源税制存在问题研究 | 第66-83页 |
·现行土地资源课税制度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 第66-67页 |
·征收范围过窄 | 第67-69页 |
·我国的土地资源税收出现轻保有,重流转的现象 | 第69-71页 |
·土地资源税种设计配置不甚合理 | 第71-72页 |
·土地资源课税各环节税负分布不合理 | 第72-74页 |
·房地产市场租、税、费比例存在结构性失衡 | 第74-76页 |
·计税依据不合理 | 第76-78页 |
·耕地占用税政策老化 | 第78页 |
·房地产税收征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第78-79页 |
·对抑制房地产投机的作用十分微弱 | 第79-80页 |
·房地产税收入规模偏小,不能满足地方财政的需要 | 第80-81页 |
·缺乏完善的财产登记管理制度和房地产评估制度 | 第81-82页 |
·难以发挥调节社会贫富差距的作用 | 第82-83页 |
4 土地资源税制国际比较 | 第83-111页 |
·各国土地资源税制的研究 | 第83-108页 |
·世界各国的不动产税种与税率设置情况 | 第83-94页 |
·不动产税税负水平的范围与比较 | 第94-99页 |
·房地产税是大多数国家地方财政的主要来源 | 第99-104页 |
·财产税被定位为较低行政管理层级政府的主体税种 | 第104页 |
·各国房地产税在财产税中的地位 | 第104-105页 |
·国外房地产税制制度模式 | 第105-106页 |
·财产税地位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106-108页 |
·各国土地资源税制的总结 | 第108-111页 |
·“正税少费”是各国土地税费制度的重要特征 | 第108-109页 |
·各国的土地税收是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 第109页 |
·各国土地资源税收结构 | 第109页 |
·各国都采用多种税、多次征的复税制,而非单一税制 | 第109页 |
·各国都坚持“宽税基、少税种、低税率”的基本原则 | 第109-110页 |
·各国普遍以评估价格为计税依据 | 第110-111页 |
5 我国土地资源课税体系设计研究 | 第111-156页 |
·土地资源课税体系设计的指导思想 | 第111-112页 |
·有利于提升不动产税制在地方财政收入中的比重 | 第111页 |
·有利于提高土地资源配置的效率 | 第111页 |
·有利于调节社会成员不动产占有的差距 | 第111-112页 |
·土地资源课税体系设计的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 第112-115页 |
·土地资源课税体系设计的总体目标 | 第112页 |
·土地资源课税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 | 第112-115页 |
·土地资源课税体系设计的总体构想 | 第115-120页 |
·重构土地资源课税体系 | 第115页 |
·土地资源取得环节的税种设置 | 第115-116页 |
·土地资源交易环节的税种设置 | 第116-117页 |
·土地资源保有环节的税种设置 | 第117-118页 |
·建立土地资源税课税制度的配套措施 | 第118-120页 |
·土地资源课税的税基研究 | 第120-124页 |
·发展中国家的不动产税基 | 第120-123页 |
·转轨国家的不动产税基 | 第123-124页 |
·合理选择计税依据,建立房地产评估制度 | 第124-127页 |
·评估方法 | 第124-125页 |
·评估技术 | 第125页 |
·评估周期 | 第125-126页 |
·评估时点 | 第126页 |
·评税机构 | 第126页 |
·争议解决机制 | 第126-127页 |
·开征物业税 | 第127-154页 |
·征收物业税的必要性分析 | 第127-128页 |
·征收物业税的相关税制要素设计 | 第128-141页 |
·征收物业税对地方公共财政的影响 | 第141-144页 |
·征收物业税的配套制度 | 第144-147页 |
·物业税改革方案的可能选择 | 第147-149页 |
·物业税对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影响 | 第149-153页 |
·总结 | 第153-154页 |
·土地资源课税改革的步骤 | 第154-156页 |
6 土地资源税制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 第156-161页 |
·建立土地资源税制绩效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 第156页 |
·土地资源税制绩效评价体系设计 | 第156-161页 |
·税制改革绩效评价指标 | 第157-158页 |
·税制运行绩效评价指标 | 第158-159页 |
·税收征管人员绩效评价指标 | 第159-161页 |
7 结论及展望 | 第161-163页 |
·本文结论 | 第161页 |
·本文创新点与不足 | 第161-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163-169页 |
致谢 | 第169-170页 |
附录 | 第1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