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世界各国中等教育概况论文--中国论文

初中阶段流动儿童辍学问题研究--以北京市某打工子弟学校为例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导论第9-22页
 一、研究缘起第9页
 二、研究意义第9-10页
 三、概念界定及文献综述第10-18页
  (一) 概念界定第10-11页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1-16页
  (三) 本研究理论基础第16-18页
 四、研究方法第18-22页
  (一) 研究取向第18-19页
  (二) 研究对象第19页
  (三) 研究局限第19页
  (四) 个案基本情况第19-22页
第一章 初中阶段流动儿童辍学现状第22-34页
 第一节 北京初中阶段流动儿童辍学状况第22页
 第二节 XZ初中辍学状况第22-25页
 第三节 流动儿童辍学后的去向及今后打算第25-34页
第二章 初中阶段流动儿童辍学原因分析第34-73页
 第一节 流动儿童辍学生家庭因素分析第34-46页
  一、家庭背景第34-40页
  二、家庭关系第40页
  三、教养方式第40-44页
  四、家庭经济状况第44-45页
  五、家庭流动性第45-46页
 第二节 学校教育因素分析第46-58页
  一、学校管理第46-50页
  二、学校流动性第50-53页
  三、师资力量第53-54页
  四、教师流动性第54-56页
  五、课程设置第56页
  六、学校环境第56-58页
 第三节 流动儿童辍学生个人因素分析第58-66页
  一、性格特质第58-61页
  二、学业成绩差导致厌学第61-64页
  三、身体原因第64页
  四、不良行为第64-66页
 第四节 社会因素分析第66-73页
  一、制度障碍第67-69页
  二、不良风气影响第69页
  三、社区环境的消极影响第69-70页
  四、同辈群体影响第70-73页
第三章 结论与建议第73-79页
 第一节 构建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第73-75页
 第二节 加强学校管理,优化育人环境第75-77页
 第三节 加强家庭教育第77-79页
参考文献第79-83页
附录 初中阶段流动儿童辍学生访谈提纲第83-84页
后记第84-8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85-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现代材料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与文化传承
下一篇:传统道德的现代境遇--研究生传统道德认同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