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林业基础科学论文--森林生物学论文--森林生态学论文

马尾松人工林的老龄林优势种群数量特征研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1 前言第11-13页
   ·引言第11页
   ·老龄林优势种群生态学研究现状第11-12页
   ·马尾松研究进展第12-13页
   ·一般特征及分布第13页
   ·研究目的第13页
2 研究区域概况第13-15页
   ·地理位置第13-14页
   ·自然环境条件第14页
   ·社会经济条件第14-15页
3 研究方法第15-27页
   ·野外调查方法第15页
   ·不同年龄马尾松种群胸径结构第15-17页
     ·径级结构图第15-16页
     ·直径分布模型第16-17页
   ·不同年龄马尾松树冠分形特征研究第17-19页
   ·空间分布格局测定方法(聚集度指标法)第19-20页
   ·种群增长新模型的应用及其参数估计第20-21页
     ·模型的应用第20-21页
     ·模型的参数估计第21页
   ·马尾松老龄林种群密度效应研究第21-24页
     ·马尾松种群密度与胸径、基面积关系第22-23页
     ·马尾松种群密度与年龄关系第23-24页
   ·马尾松老龄林种内竞争的研究第24-27页
     ·竞争指数的测定方法第25-26页
       ·反映林木个体与群体之间关系的参数第25页
       ·冠形参数第25页
       ·竞争指数第25-26页
     ·主分量分析法第26页
     ·竞争指数与平均胸高断面积生长量关系第26-27页
4 结果与分析第27-50页
   ·林分结构研究第27-30页
     ·不同年龄马尾松种群径级结构图第27-29页
     ·不同年龄马尾松种群直径分布模型第29-30页
   ·马尾松种群树冠分形维数第30-32页
     ·不同年龄马尾松种群树冠分形维数比较第30-31页
     ·不同测度指标下马尾松老龄林种群的分形维数第31-32页
   ·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第32-34页
     ·聚集度指标测定第32-33页
     ·不同年龄马尾松种群分布格局分析第33-34页
   ·马尾松种群胸面积增长规律第34-39页
     ·不同年龄马尾松种群胸面积增长新模型的拟合第34-37页
     ·不同年龄马尾松种群优化后胸面积增长模型拟合第37-39页
   ·马尾松老龄林种群密度效应分析第39-43页
     ·马尾松种群密度与胸径、基面积关系第39-41页
     ·马尾松种群密度与年龄关系第41-42页
     ·马尾松老龄林密度效应方程的选择第42-43页
   ·马尾松老龄林种内竞争分析第43-48页
     ·竞争指数的分析第43-45页
       ·林木个体与群体之间关系的参数第43页
       ·冠形参数第43页
       ·竞争指数与胸径拟合第43-45页
     ·主要竞争指数的排序和选择第45-47页
     ·竞争指数与胸高断面积生长量拟合结果第47-48页
   ·马尾松老龄林的作用及保护第48-50页
     ·马尾松老龄林的环境和景观作用第48-49页
     ·马尾松老龄林的保护措施第49-50页
5 结论与讨论第50-53页
   ·不同年龄马尾松种群胸径结构第50页
   ·不同年龄马尾松树冠分形特征研究第50页
   ·空间分布格局第50-51页
   ·马尾松种群胸面积增长规律第51页
   ·马尾松老龄林种群密度效应分析第51页
   ·马尾松老龄林种内竞争分析第51-52页
   ·马尾松老龄林的保护机制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现行《农村土地承包法》的实施状况及完善建议--界首农村土地承包问题的个案分析
下一篇:非传统寿险精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