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2页 |
| 前言 | 第12-14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24页 |
| 1.苜蓿传粉生物学研究 | 第14-21页 |
| ·苜蓿花部特征及其开放机制 | 第14-16页 |
| ·苜蓿传粉昆虫 | 第16-17页 |
| ·苜蓿与传粉昆虫互作 | 第17-21页 |
| 2.研究课题的提出 | 第21-24页 |
| 第二章 苜蓿的传粉昆虫种类及其访花行为 | 第24-36页 |
| 1.引言 | 第24-25页 |
| 2.材料与方法 | 第25-26页 |
| ·研究地点和材料 | 第25页 |
| ·传粉昆虫收集和访花行为观察 | 第25-26页 |
| ·数据分析 | 第26页 |
| 3.结果 | 第26-34页 |
| ·苜蓿传粉昆虫种类和动态变化 | 第26-30页 |
| ·苜蓿主要传粉者访花行为 | 第30-32页 |
| ·苜蓿主要传粉者日活动规律 | 第32-33页 |
| ·苜蓿主要传粉者的弹花频率 | 第33-34页 |
| ·苜蓿主要传粉者每小花停留时间 | 第34页 |
| 4.讨论 | 第34-36页 |
| 第三章 苜蓿传粉昆虫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 第36-46页 |
| 1.引言 | 第36-37页 |
| 2.材料与方法 | 第37-38页 |
| ·研究地点和材料 | 第37页 |
| ·传粉昆虫 | 第37页 |
| ·传粉昆虫日活动规律测定 | 第37页 |
| ·环境因子(气象资料)的测定 | 第37-38页 |
| ·数据分析 | 第38页 |
| 3.结果 | 第38-43页 |
| ·2005-2007年盛花期环境因子日变化分析 | 第38-39页 |
| ·环境因子对苜蓿传粉昆虫活动习性的影响 | 第39-40页 |
| ·不同苜蓿传粉昆虫的活动规律与温度的相关性 | 第40-41页 |
| ·不同苜蓿传粉昆虫的活动规律与光照强度的相关性 | 第41-42页 |
| ·不同苜蓿传粉昆虫的活动规律与空气相对湿度的相关性 | 第42-43页 |
| 4.讨论 | 第43-46页 |
| 第四章 苜蓿花部特征与传粉昆虫互作 | 第46-58页 |
| 1.引言 | 第46-47页 |
| 2.材料与方法 | 第47-49页 |
| ·研究地点和材料 | 第47-48页 |
| ·苜蓿属植物花部特征测定 | 第48-49页 |
| ·苜蓿花色、酬物与访花昆虫互作观察 | 第49页 |
| ·数据分析 | 第49页 |
| 3.结果与分析 | 第49-55页 |
| ·苜蓿花部特征遗传变异分析 | 第49-51页 |
| ·苜蓿花色对传粉昆虫的吸引作用 | 第51-53页 |
| ·苜蓿酬物(rewards)与传粉昆虫互作分析 | 第53-55页 |
| ·苜蓿花部特征对昆虫的吸引作用 | 第55页 |
| 4.讨论 | 第55-58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58-60页 |
| 1.河西地区苜蓿传粉昆虫多样性及其利用价值 | 第58页 |
| 2.苜蓿的主要传粉者访花行为与环境因子呈显著相关 | 第58-59页 |
| 3.苜蓿植物花部特征与主要传粉者互作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71页 |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项目资助 | 第71-72页 |
| 附录 河西地区苜蓿传粉蜜蜂种类 | 第72-73页 |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