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创新型大企业的构建及创新模式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2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9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18-19页 |
·论文的总体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论文的总体思路 | 第19-20页 |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20页 |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20-22页 |
第2章 论文相关的基础理论 | 第22-29页 |
·创新理论 | 第22页 |
·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理论 | 第22-24页 |
·虚拟企业与战略联盟理论 | 第24-25页 |
·三重螺旋理论 | 第25-27页 |
·全面创新管理理论 | 第27-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我国构建创新型大企业的必然性分析 | 第29-61页 |
·大企业视角的分析 | 第29-46页 |
·大企业的内涵与界定 | 第29-31页 |
·大企业的角色定位 | 第31-39页 |
·我国大企业的发展现状 | 第39-43页 |
·我国发展大企业的必然性 | 第43-46页 |
·创新视角的分析 | 第46-51页 |
·创新的内涵与特点 | 第46-49页 |
·我国企业创新的必然性 | 第49-51页 |
·创新与大企业结合视角的分析 | 第51-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4章 创新型大企业构建的理论基础 | 第61-78页 |
·创新型大企业概念的提出 | 第61-72页 |
·创新型大企业概念提出的背景 | 第61页 |
·创新型大企业的内涵 | 第61-63页 |
·创新型大企业的规模与边界 | 第63-71页 |
·创新型大企业的特点 | 第71-72页 |
·创新型大企业构建的理论基础 | 第72-77页 |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第5章 创新型大企业构建的框架与方法 | 第78-102页 |
·创新型大企业构建的框架 | 第78-79页 |
·创新型大企业构成单元的产生方式 | 第79-80页 |
·创新型大企业构成单元的选择方法 | 第80-101页 |
·创新型大企业子企业选择的TSS算法 | 第80-85页 |
·创新型大企业关联部门组合优化的遗传算法 | 第85-96页 |
·创新型大企业选择战略联盟伙伴的模拟退火遗传算法 | 第96-101页 |
·本章小结 | 第101-102页 |
第6章 创新型大企业的创新模式与内容 | 第102-129页 |
·创新型大企业的创新模式 | 第102-109页 |
·创新型大企业的创新内容 | 第109-128页 |
·创新型大企业的开放式创新 | 第109-110页 |
·创新型大企业的组织创新 | 第110-114页 |
·创新型大企业的制度创新 | 第114-117页 |
·创新型大企业的技术创新 | 第117-122页 |
·创新型大企业的管理创新 | 第122-128页 |
·本章小结 | 第128-129页 |
第7章 我国创新型大企业的评价及发展建议 | 第129-152页 |
·创新型大企业评价指标的筛选 | 第129-133页 |
·创新型大企业评价指标的筛选原则 | 第129页 |
·创新型大企业评价指标筛选的阶段式算法 | 第129-133页 |
·基于创新激励的创新型大企业的创新优势评析 | 第133-138页 |
·基于DEA的创新型大企业的创新效率评价 | 第138-144页 |
·基于DAHP的创新型大企业的竞争力评价 | 第144-148页 |
·我国发展创新型大企业的建议 | 第148-151页 |
·本章小结 | 第151-152页 |
结论 | 第152-154页 |
参考文献 | 第154-166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66-167页 |
致谢 | 第1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