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评价对不同阶层学生的差异性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言 | 第7-15页 |
一、研究缘起 | 第7-8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8-13页 |
三、研究价值 | 第13-14页 |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学生评价的静态要素对不同阶层学生的差异性 | 第15-33页 |
第一节 学生评价的阶层差异概述 | 第15-18页 |
一、概念界定 | 第15-17页 |
二、学校教育的文化再生产 | 第17-18页 |
三、学生评价的阶层差异 | 第18页 |
第二节 学生评价标准的制定 | 第18-21页 |
一、学生评价标准的社会学意味 | 第19-20页 |
二、学生评价标准的制定过程 | 第20-21页 |
三、学生评价标准的文化多元 | 第21页 |
第三节 学生评价内容的选择 | 第21-24页 |
一、课程知识的阶层化分布 | 第21-23页 |
二、“能力”“智力”的界定 | 第23页 |
三、学生评价内容的阶层差异 | 第23-24页 |
第四节 学生评价工具的运用 | 第24-26页 |
一、学生评价语言的阶层差异 | 第24-25页 |
二、学生评价的主要工具分析 | 第25-26页 |
第五节 学生评价结果的解释 | 第26-30页 |
一、学生评价结果的呈现 | 第26-28页 |
二、择校现象的阶层差异 | 第28-29页 |
三、学生评价结果的成因 | 第29-30页 |
第六节 学生评价主体的构成 | 第30-33页 |
一、学生评价的权力结构 | 第30-31页 |
二、学生评价的主体分布 | 第31-33页 |
第三章 学生评价的典型活动对不同阶层学生的差异性 | 第33-38页 |
第一节 课堂教学 | 第33-35页 |
一、课堂教学的社会性 | 第33-34页 |
二、课堂教学中的知识呈现 | 第34页 |
三、课堂教学中的阶层复制 | 第34-35页 |
第二节 作业 | 第35-36页 |
第三节 考试 | 第36-38页 |
第四章 结语 | 第38-44页 |
一、原因解释 | 第39-41页 |
二、改革建议 | 第41-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后记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