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二元光学元件实现激光波前整形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绪论 | 第9-17页 |
| ·课题背景 | 第9页 |
| ·实现激光束整形的方法及现状 | 第9-15页 |
| ·液晶空间光调制器 | 第9-11页 |
| ·光楔列阵(SWA)聚焦光学系统 | 第11-12页 |
| ·双折射透镜组 | 第12-13页 |
| ·二元光学元件 | 第13-15页 |
| ·随机位相板 | 第15页 |
| ·各种方法优缺点的比较 | 第15页 |
|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内容安排 | 第15-17页 |
| 2 理论基础 | 第17-26页 |
| ·二元光学的发展概况 | 第17-18页 |
| ·利用二元光学元件实现激光光束整形的原理 | 第18-20页 |
| ·标量衍射理论 | 第18-19页 |
| ·矢量衍射理论 | 第19-20页 |
| ·菲涅尔和夫琅和费衍射理论 | 第20-21页 |
| ·二元光学元件设计的原理 | 第21-22页 |
| ·二元光学元件的加工工艺 | 第22-26页 |
| ·台阶刻蚀法 | 第22-23页 |
| ·薄膜沉积法 | 第23页 |
| ·灰阶掩模法 | 第23-24页 |
| ·激光或电子束直写、复制技术 | 第24页 |
| ·金刚石车削法 | 第24-25页 |
| ·二元光学元件制作工艺最新发展情况 | 第25-26页 |
| 3 求解二元光学元件衍射相位原理 | 第26-35页 |
| ·G-S算法 | 第26-27页 |
| ·杨-顾算法 | 第27-28页 |
| ·模拟退火算法 | 第28-29页 |
| ·遗传算法 | 第29-30页 |
| ·加权的G-S算法 | 第30-31页 |
| ·DPDV算法 | 第31-32页 |
| ·遗传模拟退火算法 | 第32页 |
| ·稳相法 | 第32-34页 |
| ·各种算法的优缺点比较 | 第34-35页 |
| 4 二元光学元件的相位函数设计 | 第35-46页 |
| ·稳相法和G-S算法的比较 | 第35-37页 |
| ·稳相法和G-S算法进行相位设计 | 第35-36页 |
| ·两种算法的比较及分析 | 第36-37页 |
| ·评价函数的选择 | 第37页 |
| ·参数优化 | 第37-42页 |
| ·基本参数的设定 | 第37-38页 |
| ·一维高斯光束在夫琅和费衍射条件下参数的优化 | 第38-39页 |
| ·一维高斯光束在菲涅耳衍射条件下参数的设计 | 第39-42页 |
| ·二维高斯光束在夫琅和费衍射理论下的整形 | 第42-46页 |
| 5 二元光学元件结构设计 | 第46-51页 |
| ·相位系数拟合 | 第46-47页 |
| ·环带半径和环带个数计算 | 第47页 |
| ·矢高方程 | 第47-48页 |
| ·结构的模拟 | 第48-50页 |
| ·结构的验证 | 第50-51页 |
| 结论 | 第51-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56-57页 |
| 致谢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