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3-17页 |
·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基本情况 | 第13-15页 |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论文的结构与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第二章 企业战略转型的相关理论基础 | 第17-22页 |
·企业战略转型的概念 | 第17-18页 |
·战略转型的类型 | 第18-19页 |
·战略管理及战略转型理论发展 | 第19-22页 |
·战略管理思想的演变 | 第19-20页 |
·战略转型理论发展状况 | 第20-22页 |
第三章 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战略转型的外部环境分析 | 第22-35页 |
·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发展历程及行业现状 | 第22-26页 |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组建背景 | 第22-24页 |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运作效果评价 | 第24-26页 |
·东方资产管理公司战略转型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第26-31页 |
·东方资产管理公司战略转型面临的机遇 | 第26-28页 |
·东方资产管理公司战略转型面临的挑战 | 第28-31页 |
·东方资产管理公司的五力模型分析 | 第31-34页 |
·现有竞争者的之间的竞争 | 第32页 |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 第32页 |
·购买者议价能力 | 第32-33页 |
·潜在的新进入者的威胁 | 第33页 |
·替代品的威胁 | 第33-34页 |
·分析结论 | 第34-35页 |
第四章 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的内部条件分析 | 第35-51页 |
·公司组织架构及法人治理结构 | 第35-38页 |
·公司人力资源情况 | 第38-39页 |
·人力资源来源及特点 | 第38页 |
·人力资源存在不足 | 第38-39页 |
·公司业务发展及资产处置情况 | 第39-45页 |
·公司债权、股权资产分布 | 第39-40页 |
·公司债权资产处置 | 第40-42页 |
·公司投行业务的开展 | 第42-45页 |
·公司股权业务 | 第45页 |
·公司品牌及客户资源建立 | 第45-47页 |
·公司资本项目及自有资本分析 | 第47-49页 |
·公司自有资本实力分析 | 第47页 |
·公司资本金项目 | 第47-49页 |
·公司优劣势分析 | 第49-51页 |
第五章 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的转型战略定位及模式选择 | 第51-65页 |
·公司转型战略方向 | 第51-54页 |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转型现状 | 第51页 |
·东方资产管理公司战略转型的策略选择 | 第51-53页 |
·东方资产管理公司战略转型方向 | 第53-54页 |
·公司转型战略目标模式选择 | 第54-60页 |
·目标模式之一――转型为商业性资产管理公司 | 第54-55页 |
·目标模式之二――转型为投资银行 | 第55-56页 |
·目标模式之三――转型为金融控股公司 | 第56-57页 |
·目标模式的对比分析与选择 | 第57-60页 |
·公司转型为金融控股公司的路径设计 | 第60-62页 |
·实现公司经营机制的转换 | 第60-61页 |
·培育壮大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的合作伙伴 | 第61页 |
·积极引进高素质的人才和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 第61-62页 |
·公司未来业务发展的具体目标 | 第62-65页 |
·新的商业化业务的开发 | 第62-63页 |
·重点向投资银行业务发展 | 第63页 |
·公司核心业务的培育 | 第63-65页 |
第六章 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转型战略的实施 | 第65-91页 |
·建立完善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 | 第65-67页 |
·对产权制度进行改革 | 第65-66页 |
·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 | 第66-67页 |
·建立适应发展需要的内部组织机构 | 第67页 |
·确定清晰的战略发展规划 | 第67-71页 |
·设立专职的战略管理部门 | 第67-69页 |
·建立战略预警机制 | 第69页 |
·制定清晰的短期、中期、长期发展规划 | 第69-71页 |
·制定科学的人力资源体系和激励机制 | 第71-73页 |
·制定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 第71-72页 |
·建立员工能进能出的动态用人机制 | 第72-73页 |
·建立系统化的分配激励机制 | 第73页 |
·加强企业品牌和市场营销体系的建立 | 第73-78页 |
·实行战略品牌管理的必要性 | 第73-74页 |
·树立东方资产公司的品牌形象 | 第74-75页 |
·加强市场营销管理体系的建设 | 第75-78页 |
·实施重点商业化业务的战略发展 | 第78-83页 |
·突出具有特色的经营主业,精心培育核心业务 | 第78-79页 |
·调整和优化资本金结构,有效提高资本金使用效率 | 第79-80页 |
·积极推进投行业务等商业化业务的拓展 | 第80-81页 |
·建立适应转型战略业务的信息化平台 | 第81-83页 |
·加强内部风险控制管理 | 第83-87页 |
·在董事会下设立审计委员会、内控风险联席委员会 | 第84-85页 |
·设立风险管理部,对风险进行日常管理 | 第85-86页 |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 第86-87页 |
·案例分析――GZ 办事处的转型战略准备 | 第87-91页 |
·抓好不良资产处置业务,打好战略转型的基础 | 第87-88页 |
·坚持创新发展思路,积极拓展商业化业务 | 第88-89页 |
·以创新推动转型战略,以转型带动创新 | 第89-91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91-95页 |
致谢 | 第95-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