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集资诈骗罪研究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7页
引言第7-8页
第一章 集资诈骗罪概述第8-12页
 第一节 集资诈骗罪的立法状况第8-9页
 第二节 集资诈骗罪的主要成因第9-10页
  一、资金供求之间的矛盾第9页
  二、历史原因第9-10页
  三、民众的贪钱、从众心理和淡薄的法律意识第10页
  四、体制弊端第10页
 第三节 集资诈骗罪的主要形式第10-12页
  一、合会第10-11页
  二、民间集资第11-12页
第二章 集资诈骗罪构成要件研究第12-25页
 第一节 集资诈骗罪的主体研究第12-15页
  一、如何区分自然人主体和单位主体第12-14页
  二、金融机构能否成为本罪主体第14-15页
 第二节 集资诈骗罪的主观方面研究第15-18页
  一、对“非法占有为目的”的理解第15-17页
  二、如何认定集资诈骗罪中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第17-18页
 第三节 集资诈骗罪的客体研究第18-19页
 第四节 集资诈骗罪的客观方面研究第19-25页
  一、对“非法集资”的理解第20-21页
  二、集资诈骗行为的表现形式第21-23页
  三、数额较大(起算点,如何计算)第23-25页
第三章 集资诈骗罪的司法认定第25-35页
 第一节 集资诈骗罪与非罪的界限第25-27页
  一、集资诈骗罪与非罪界限区分的基本点第25页
  二、集资诈骗行为与合法集资行为的界限第25-26页
  三、集资诈骗行为与集资借贷纠纷的界限第26-27页
 第二节 集资诈骗罪既遂与未遂的界限第27-28页
 第三节 集资诈骗罪与他罪的界限第28-35页
  一、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界限第28-30页
  二、与合同诈骗罪的界限第30-32页
  三、与诈骗罪的界限第32-33页
  四、与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的界限第33-35页
第四章 集资诈骗罪的立法完善第35-39页
 第一节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要件的重构第35页
 第二节 “非法集资”应不以“使用诈骗方法”为前提第35-37页
 第三节 取消对集资诈骗罪的死刑适用第37-38页
 第四节 在刑罚体系上完善对集资诈骗单位犯罪主体的刑罚种类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41页
后记第41-42页

论文共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P2P资源传输的流媒体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下一篇:城市更新中的土地开发研究--以上海陆家嘴CBD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