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绪论 | 第7-8页 |
| 一.寄宿生学业不良的主要表现及成因分析 | 第8-17页 |
| (一) 学业不良的主要表现 | 第8-9页 |
| 1.学业不良 | 第8页 |
| 2.寄宿生学业不良的主要表现 | 第8-9页 |
| (二) 寄宿生学业不良的成因分析 | 第9-17页 |
| 1.学生自身因素 | 第9-11页 |
| 2.家庭因素 | 第11-12页 |
| 3.学校因素 | 第12-17页 |
| (1) 学校办学目标单一及对学业不良学生管理的缺失 | 第12-13页 |
| (2) 师生交往是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主要因素 | 第13-17页 |
| 二.寄宿生师生交往的独特性及对学生学业的影响 | 第17-22页 |
| 1.教师责任重大及对学生学业的影响 | 第17-20页 |
| 2.教师角色多样化及对学生学业的影响 | 第20-21页 |
| 3.家校配合状况对学生学业的影响 | 第21-22页 |
| 三.增强师生交往、提高寄宿生学业成绩的途径 | 第22-33页 |
| 1.教师转变教育观念 | 第22-26页 |
| (1) 肯定学生的意义 | 第22-24页 |
| (2) 平等对待每个学生 | 第24-26页 |
| 2.教师对学生的情感关怀 | 第26-28页 |
| (1) 倾诉生命情感故事,努力增进师生情感 | 第26-27页 |
| (2) 适应多重角色,缩小师生情感距离 | 第27-28页 |
| 3.教师对学生课外学习教育引导改进 | 第28-30页 |
| (1) 增强教师的责任心,加强对学业不良学生的辅导 | 第28-29页 |
| (2) 改变整齐划一的布置作业方式,分层布置作业 | 第29-30页 |
| 4.引导父母成为教育的促进力量 | 第30-33页 |
| (1) 改进家校沟通方式,使父母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引导者 | 第30-31页 |
| (2) 充分发挥家委会作用,加强对家长教育方式的辅导 | 第31-33页 |
| 结语 | 第33-34页 |
| 参考书目 | 第34-36页 |
| 致谢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