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简支后连续梁的结构特性及施工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0页 |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8-11页 |
·课题的提出 | 第8-9页 |
·先简支后连续梁的优点 | 第9-10页 |
·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8页 |
·从简支梁到先简支后连续梁的历史沿革 | 第11-16页 |
·国外对先简支后连续梁的研究 | 第16-17页 |
·国内对先简支后连续梁的研究 | 第17-18页 |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先简支后连续梁的一般性施工工艺 | 第20-32页 |
·先简支后连续梁的一般性施工程序 | 第20-21页 |
·先简支后连续梁的一般性施工工艺 | 第21-30页 |
·梁板预制施工 | 第22-27页 |
·梁板安装施工 | 第27-28页 |
·结构连续施工 | 第28-30页 |
·体系转换施工 | 第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第三章 先简支后连续梁的结构特性 | 第32-47页 |
·先简支后连续梁的结构构造 | 第32-34页 |
·结构型式 | 第32页 |
·主要构造 | 第32-33页 |
·竹清河大桥50mT梁构造简介 | 第33-34页 |
·先简支后连续梁的受力、变形特性 | 第34-38页 |
·二次受力组合梁的特性 | 第35-36页 |
·两个阶段的受力分析 | 第36-37页 |
·预应力分析 | 第37-38页 |
·先简支后连续梁的次内力及内力重分布 | 第38-44页 |
·负弯矩预应力筋张拉引起次内力及内力重分布 | 第39-40页 |
·混凝土收缩与徐变引起的次内力及内力重分布 | 第40-42页 |
·温差变化引起的次内力及内力重分布 | 第42-44页 |
·先简支后连续梁的开裂和破坏模式 | 第44-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四章 先简支后连续梁的施工研究 | 第47-68页 |
·梁板跨中拱度的控制 | 第47-50页 |
·预制梁反拱度的设置 | 第47-49页 |
·影响梁板拱度变动的因素及施工控制措施 | 第49-50页 |
·运梁施工荷载对先简支后连续结构的影响 | 第50-54页 |
·运梁施工荷载对简支梁的影响 | 第51-53页 |
·运梁施工荷载对未张拉连续梁的影响 | 第53-54页 |
·施工气温对后浇连续段的影响 | 第54-56页 |
·昼夜温差导致的混凝土收缩变形 | 第55页 |
·高温天气施工的裂缝控制措施 | 第55-56页 |
·后浇连续段采用微膨胀混凝土的探讨 | 第56-57页 |
·混凝土的干缩变形 | 第56页 |
·微膨胀混凝土 | 第56-57页 |
·连续段浇筑及负弯矩预应力筋张拉顺序的探讨 | 第57-60页 |
·临时支座拆除顺序的探讨 | 第60-63页 |
·多次体系转换可行性的探讨 | 第63-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 第68-69页 |
·本文结论 | 第68页 |
·工作展望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