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 ·课题的提出 | 第10页 |
| ·课题的来源 | 第10页 |
| ·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页 |
| ·甘蔗收获机械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0-13页 |
| ·国外发展状况 | 第10-11页 |
| ·国内发展状况 | 第11-13页 |
| ·课题的研究现状及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 ·课题的研究现状 | 第13页 |
|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 第二章 小型甘蔗收获机的传动系统的设计 | 第14-20页 |
| ·传动系统的总体要求 | 第14-15页 |
| ·基本设计参数 | 第14-15页 |
| ·行走速度确定 | 第15页 |
| ·传动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15-16页 |
| ·传动方案的确定 | 第15-16页 |
| ·物料通过方式整体布局 | 第16页 |
| ·具体传动方案的设计 | 第16-20页 |
| ·总体设计 | 第17页 |
| ·扶蔗与台架 | 第17-18页 |
| ·砍蔗和断尾 | 第18-19页 |
| ·喂入机构 | 第19页 |
| ·剥叶 | 第19-20页 |
| 第三章 传动系统功率键合图模型的建立 | 第20-35页 |
| ·功率键合图法的简介 | 第20-31页 |
| ·常用术语 | 第20-22页 |
| ·基本键合图元 | 第22-26页 |
| ·键合图的增广 | 第26-28页 |
| ·键合图的简化 | 第28-31页 |
| ·系统的简化 | 第31页 |
| ·小型甘蔗收获机的传动系统键合图模型的建立 | 第31-35页 |
| ·整机总体部分键合图模型的建立 | 第31-32页 |
| ·扶蔗键合图模型的建立 | 第32页 |
| ·砍蔗和断尾键合图模型的建立 | 第32-33页 |
| ·喂入模块模型的建立 | 第33页 |
| ·剥叶键合图模型的建立 | 第33-34页 |
| ·行走键合图模型的建立_ | 第34-35页 |
| 第四章 小型甘蔗收获机键合图模型参数的计算和元件的选择 | 第35-49页 |
| ·一些基本参数的获取和选择 | 第35-36页 |
| ·一些基本参数 | 第35页 |
| ·传动机械效率 | 第35-36页 |
| ·甘蔗收获机转动部件的转动惯量 | 第36页 |
| ·整体部分参数的计算 | 第36-37页 |
| ·扶蔗液压系统参数的计算和液压元件的选择 | 第37-41页 |
| ·砍蔗和断尾液压系统参数的计算和液压元件的选择 | 第41-46页 |
| ·喂入模块系统参数的计算 | 第46-47页 |
| ·剥叶系统参数的计算 | 第47-48页 |
| ·行走系统参数的计算 | 第48-49页 |
| 第五章 传动系统状态方程的推导和SIMULINK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49-62页 |
| ·MATLAB/Simulink简介 | 第49-50页 |
| ·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50-62页 |
| ·扶蔗状态方程的推导和Simulink模型的建立 | 第50-52页 |
| ·砍蔗和断尾状态方程的推导和Simulink模型的建立 | 第52-55页 |
| ·喂入模块状态方程的推导和Simulink模型的建立 | 第55-57页 |
| ·剥叶状态方程的推导和Simulink模型的建立 | 第57-59页 |
| ·行走状态方程的推导和Simulink模型的建立 | 第59-60页 |
| ·整机状态方程的推导和Simulink模型的建立 | 第60-62页 |
| 第六章 仿真及结果分析 | 第62-66页 |
| ·总体结果分析 | 第62页 |
| ·扶蔗 | 第62-63页 |
| ·砍蔗和断尾 | 第63-64页 |
| ·喂入 | 第64页 |
| ·剥叶 | 第64-65页 |
| ·行走 | 第65-66页 |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6-67页 |
| ·研究总结 | 第66页 |
| ·问题与展望 | 第66-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 致谢 | 第70-71页 |
| 读研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