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1 前言 | 第8-21页 |
| ·棉花生产历史及现状 | 第8-9页 |
| ·棉纤维细胞的分化与发育 | 第9-11页 |
| ·纤维细胞的分化、突起 | 第9-10页 |
| ·纤维细胞的伸长或初生壁合成 | 第10-11页 |
| ·次生壁的合成 | 第11页 |
| ·脱水成熟 | 第11页 |
| ·棉花分子育种的研究 | 第11-16页 |
| ·国内棉花纤维品质相关基因的克隆 | 第13-15页 |
| ·国外棉花纤维发育相关基因克隆 | 第15-16页 |
| ·GAI 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16-20页 |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0页 |
| ·研究路线 | 第20-21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1-33页 |
| ·材料 | 第21-22页 |
| ·植物材料 | 第21页 |
| ·菌株和载体 | 第21页 |
| ·主要试剂 | 第21页 |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1-22页 |
| ·引物列表 | 第22页 |
| ·方法 | 第22-33页 |
| ·培养基 | 第22-24页 |
| ·质粒DNA 的少量提取 | 第24页 |
| ·质粒的中量提取与纯化 | 第24-26页 |
| ·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 | 第26页 |
| ·重组农杆菌工程菌株的获得 | 第26-28页 |
| ·植物转化 | 第28-29页 |
| ·转基因植株的PCR 检测 | 第29-30页 |
| ·转基因拟南芥表型观测 | 第30-31页 |
| ·目的基因的半定量RT-PCR 分析 | 第31-33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3-45页 |
| ·DELLA 家族蛋白的保守结构域 | 第33页 |
| ·重组农杆菌工程菌株的获得 | 第33-35页 |
| ·拟南芥的种植、转化的适宜时期及方法 | 第35页 |
| ·转基因拟南芥的获得 | 第35-39页 |
| ·抗生素筛选压的确定 | 第35-36页 |
| ·转基因植株的PCR 检测 | 第36-38页 |
| ·T_2代种子的获得 | 第38页 |
| ·T_3代种子的获得及纯合子的获得 | 第38-39页 |
| ·转基因拟南芥表型观测 | 第39-41页 |
| ·目的基因的半定量RT-PCR 分析 | 第41-45页 |
| ·半定量RT-PCR 循环次数的确定 | 第41-42页 |
| ·半定量RT-PCR 模板量的确定 | 第42页 |
| ·T2 代拟南芥GAI 基因及其DELLA 缺失体GAIL 的相对表达量 | 第42-45页 |
| 4. 讨论 | 第45-49页 |
| ·拟南芥的种植、转化的适宜时期及方法 | 第45-46页 |
| ·表面活性剂使用浓度 | 第46页 |
| ·基因的表达量与表型的关系 | 第46-47页 |
| ·避免基因组DNA 污染的RT-PCR | 第47-48页 |
| ·自制电动研磨仪 | 第48-49页 |
| 5. 结论 | 第49-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7页 |
| 缩略词表 | 第57-58页 |
| 附录 | 第58-59页 |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