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工免疫的入侵检测方法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2页 |
·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2-14页 |
·国外发展现状 | 第12-13页 |
·国内发展现状 | 第13-14页 |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4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15-17页 |
第2章 入侵检测技术综述 | 第17-29页 |
·入侵检测技术研究历史 | 第17-19页 |
·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入侵检测的相关定义 | 第20-21页 |
·入侵检测概念 | 第20-21页 |
·入侵检测系统的功能要求 | 第21页 |
·入侵检测分类 | 第21-23页 |
·按入侵检测的方法来分类 | 第22页 |
·按数据来源或监视的对象分类 | 第22-23页 |
·按照响应时间分类 | 第23页 |
·入侵检测方法 | 第23-27页 |
·异常检测方法 | 第23-25页 |
·特征检测方法 | 第25-27页 |
·入侵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 第27-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人工免疫学基础 | 第29-38页 |
·自然免疫基础 | 第29-33页 |
·生物免疫系统概述 | 第29-32页 |
·生物免疫系统基本特征 | 第32-33页 |
·人工免疫系统 | 第33-36页 |
·人工免疫系统的定义 | 第33-34页 |
·人工免疫系统的发展简史 | 第34-35页 |
·人工免疫技术在入侵检测领域的应用现状 | 第35-36页 |
·人工免疫系统的特点 | 第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4章 基于人工免疫的入侵检测方法 | 第38-46页 |
·基于人工免疫的入侵检测问题描述 | 第38页 |
·否定选择算法 | 第38-42页 |
·NSA在网络入侵检测方面的长处和不足 | 第41-42页 |
·否定选择的作用 | 第42页 |
·其它人工免疫算法简介 | 第42-45页 |
·克隆选择算法 | 第42-43页 |
·动态克隆选择算法 | 第43-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5章 基于否定选择的入侵检测方法的实现 | 第46-66页 |
·实验数据来源 | 第46-51页 |
·数据集特点 | 第46-48页 |
·数据集特征 | 第48-51页 |
·数据预处理 | 第51-55页 |
·格式转换及离散化 | 第51-52页 |
·值域的映射 | 第52-54页 |
·特征提取 | 第54-55页 |
·实数编码 | 第55-56页 |
·训练及检测 | 第56-57页 |
·训练数据及测试数据的构成 | 第56-57页 |
·训练和检测过程 | 第57页 |
·实验演示和实验评价 | 第57-58页 |
·实验的演示结果 | 第57-58页 |
·实验的评价方法 | 第58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58-64页 |
·自体密度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 第59-60页 |
·成熟检测器数量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 第60-62页 |
·成熟检测器检测半径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 第62-64页 |
·与其它方法的比较 | 第64-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结论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