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音乐论文--器乐理论与演奏法论文--管乐理论和演奏法论文--单簧管(克拉管、黑管)论文

路易斯·斯波尔的单簧管协奏曲--作品(Op.26;No.19)的创作特点研究

内容提要第1-8页
引言第8-10页
第一章 路易斯·斯波尔与其艺术成就第10-14页
   ·路易斯·斯波尔第10-11页
   ·路易斯·斯波尔的艺术成就第11-14页
第二章 单簧管与协奏曲第14-25页
   ·单簧管的发展第14-21页
     ·单簧管的发展及变革第14-19页
     ·单簧管的发展及流派第19-21页
   ·协奏曲第21-25页
     ·大协奏曲第21-23页
     ·独奏协奏曲第23页
     ·管乐协奏曲第23-25页
第三章 路易斯·斯波尔《第一协奏曲一一○p.26 的创作特点第25-35页
   ·作品 Op.26 的主题材料特点——特定的音高材料第25-31页
     ·不变的音高材料第25-28页
     ·变化的音高材料第28-31页
   ·作品 OP.26 的曲式结构特点第31-35页
     ·第一乐章:奏鸣曲式第31-32页
     ·第二乐章:单三部曲式第32-33页
     ·第三乐章:三部—五部曲式第33-35页
第四章 路易斯·斯波尔《第三协奏曲一一No.19 的创作特点第35-41页
   ·主题材料特点——和弦分解式的音高材料第35-37页
   ·作品 No.19 的曲式结构特点第37-41页
     ·第一乐章:奏鸣曲式(双呈示部)第38-39页
     ·第二乐章:复合型二部曲式第39-40页
     ·第三乐章:无展开部的奏鸣曲式第40-41页
第五章 作品 Op.26 与作品 No.19 的乐队织体特点与演奏技术第41-52页
   ·作品 Op.26 与作品 No.19 的乐队织体特点第41-47页
     ·连接部分用由乐队担任第41-44页
     ·复调织体第44-47页
   ·作品Op.26 与作品No.19 的演奏技术第47-49页
     ·半音音阶与大跳音程第47页
     ·小二度关系的音高材料第47-49页
     ·演奏技术的体现第49页
   ·路易斯·斯波尔作品的历史地位与现实意义第49-52页
     ·历史地位第50页
     ·现实意义第50-52页
结论第52-55页
注释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60页
论文摘要(中文)第60-62页
论文摘要(英文)第62-64页
致谢第64-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皮炎汤Ⅱ号治疗荨麻疹(风寒型)的临床观察
下一篇:公共物品供给中的农民合作分析--以江坡村道路修建为例